一場亞冠大捷令中國球迷正逐漸復蘇的足球神經瞬間振奮。繼中超封王后,廣州恒大亞冠首秀又見奇效,4球大勝全北現代,創造了中韓之戰的最大勝利。廣州恒大的“金元”模式讓中國足球重新凝聚了眼球,也引起中超其他俱樂部跟風效仿。
在此之前,由于國家隊戰績“永恒”萎靡,中國球迷的耐性逐漸消磨殆盡,而足壇賭球、假球、貪腐等丑聞接連不斷,令中國球市降至冰點。艱難歲月里,中超聯賽甚至連一家主贊助商都很難覓得。
然而,近年中超聯賽似有峰回路轉之意,房地產企業扎堆注入大量資本,足球職業聯賽的一潭死水又被攪活。
中超聯賽再現生機還得從廣州恒大說起。2011年4月1日,廣州恒大用一個前所未有的耗資5000萬的中超開幕式讓所有人嗅到了“金錢”的氣味,隨著球隊在中超賽場上高歌猛進,各家俱樂部開始坐不住了。2011年夏天,投入的比拼和引援的“火并”,成就了中超歷史上最火爆的轉會期。
眾多實力派外援加盟,令中超聯賽競爭開始慢慢升溫。而隨著聯賽觀賞性的提高,中超不再是球隊自娛自樂,很多球迷又重新回到賽場看球。根據中國足協的統計,2011年中超場均觀眾超過17000人,廣州恒大、北京國安等球隊的主場更是出現了場均超過4萬人的“金牌球市”。
盡管樓市調控“緊箍咒”不松反緊,但房產“巨鱷”廣州恒大新賽季的足球投入照樣是不減反增,去年投5億,今年計劃投7億,砸錢不眨眼,豪氣十足。恒大在足壇掀起的“金錢”風暴愈刮愈烈,逼得中超其他俱樂部也紛紛“跟風”一擲千金,上海申花本賽季斥資過億引進法國球星阿內爾卡,為其開出的年薪排在世界現役球員前列;長春亞泰今年也甩出2億,誓奪亞冠席位。
來自中國足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超、中甲各俱樂部投入金額近30億元,創下歷史紀錄。用一位中超老總的話來說:“在恒大的帶領下,現在的中超不燒錢就等于自殺”。
除對球隊投入外,各俱樂部贏球獎金也在加速飆升。恒大公布的2012年球隊獎金分配方案中,僅亞冠、中超兩項賽事的極限獎金額就超過2億。中超首輪,各俱樂部已經灑出獎金1330萬元,其中貴州人和以單場500萬元成為最“大方”的俱樂部。
目前看來,恒大引領的“金元足球”毫無回頭之意,但金元模式能否真正激活聯賽,并拉動中超進入一個全新的黃金時代卻依然存疑。
“金元政策”最堅定的奉行者,無疑是16支中超隊伍中的超過10支房地產背景俱樂部隊。鮮明的房地產烙印是中超區別于國外聯賽的獨特風景,然而,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危險,大家都懂的。
今年的兩會又一次強調“繼續搞好房地產調控,促進房價合理回歸”,隨著調控深入,房地產企業的暴利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其資金鏈也存在斷裂風險。中超“傍上”的房地產一旦皮之不存,俱樂部和聯賽毛將焉附?
杭州綠城俱樂部由盛而衰或許是一個轉折信號。去年底,綠城俱樂部老板宋衛平接受采訪時表態:“如果有其他企業可以接手,那么綠城愿意把一線隊轉讓給他們。”在經歷了10多年中國足壇的風風雨雨后,宋衛平無奈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在受到重點調控的情況下,中國的房地產業回調大勢所趨,因負債過多、資金鏈吃緊的綠城便已經給其他俱樂部拉響了警報。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超聯賽“受制”樓市冷暖,反映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發展光靠“輸血”不行,提高自身經營能力、增強“造血”功能才是長久之計。
來源:新華網(記者 何軍 李麗 汪涌)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