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9歲的奧爾森在自己代表丹麥國家隊出場102次后宣布掛靴。四年后的1992年,以替補身份入圍的丹麥隊榮膺歐洲杯冠軍,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然而那個夏天的童話沒有他的份兒。
2000年,奧爾森接過了丹麥國家隊教鞭。12年起起落落,四次打進世界杯和歐錦賽決賽圈,如今,掉進歐錦賽“死亡之組”的62歲“老男孩”心中仍然有一個童話。
在奧爾森眼中,3月份完成了國家隊100場出場紀錄的36歲門神索倫森和在34歲高齡依然能“飛”起來的右翼羅梅達爾老當益壯,三條線上正值職業生涯巔峰的阿格、卡倫伯格和本特納則是球隊的中堅力量,而新星埃里克森更是寄托著斯堪的納維亞人未來的希望。
奧爾森有理由去相信一些事情,2010世界杯預選賽客場對葡萄牙隊的比賽中,丹麥在落后兩球的情況下在最后8分鐘連進三球,上演了驚天大逆轉。2012年歐洲杯預選賽,丹麥在必須獲勝才能出線的絕境下再次2:1氣走葡萄牙隊。
“雖然相比荷蘭、德國和葡萄牙,丹麥可用的資源很有限,但這是我執教12年中的第4次決戰,我有足夠的經驗去應對即將到來的一切困難,”奧爾森說。
其實,不管是作為球員還是教練,奧爾森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與困難相伴。上世紀70年代,20多歲剛開始職業生涯的奧爾森就因為遺傳的原因逐漸喪失聽力。在比賽中,他甚至聽不到球迷聲嘶力竭的呼喊。那段時間,足球對于他來說是無聲的。直到許多年后,助聽器才讓丹麥人告別了“靜音狀態”。
“突然間,我就聽到了好幾年沒有聽到的聲音,我終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了,”奧爾森說。
然而,“年少耳背”的奧爾森仍然為效力的安德萊赫特隊奪得了三個聯賽冠軍和一個歐聯杯冠軍;作為丹麥國家隊隊長,他和他的斯堪的納維亞兄弟們也一起殺入了1984年歐錦賽半決賽和1986年世界杯16強。
賽場上,奧爾森是一個樸素而嚴肅的人,一如他的戰術:嚴謹、簡潔而實用。26日對巴西隊的熱身賽上,丹麥雖然1:3敗北,但球隊“中場轉移,兩翼齊飛”的戰術還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但奧爾森并不如大眾想象的那樣刻板。在家里,他把自己的名字奧爾森(Olsen)的字母倒過來,為自己的小獵犬起名為“Neslo”。2010年世界杯上,當幾乎所有的主教練都抱怨“瓦瓦祖拉”的吵鬧時,奧爾森卻歪歪頭對記者表示:“作為一個‘耳背者’,我毫無壓力,大不了把助聽器扔了就什么也聽不見了。”
如今,年過花甲的奧爾森已經決定,在本屆歐錦賽后結束自己的丹麥國家隊主教練生涯。無論丹麥在烏克蘭和波蘭之夏能否重現1992年的奇跡,老男孩奧爾森本身就是一部可以講述很久的童話。
來源:新華網(記者 王浩明)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