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國足協公布了職業化20年來罕見的、涉及12家俱樂部、58個個人的“重罰單”,令那些對中國足球依然充滿希望的人們擊節叫好。但是掌聲之后,質疑聲亦不少:這張罰單到底有多大分量?是否從實際出發考慮平衡?部分處罰是否擺了烏龍?
“這次處罰重拳出擊,但好幾拳打在了棉花上,”《長春晚報》資深足球評論員陳勇認為,此次處罰雖然從規模和對象上很龐大,出發點也很好,但是力度仍令人質疑,尤其是針對一些俱樂部的處罰明顯過輕,“2010年成都謝菲聯、廣州醫藥打假球被降級,而這次罰單上涉及的一些球隊與之程度類似卻僅僅被扣積分、罰100萬或50萬,這樣對比的話,到底是三年前的降級處罰太草率還是這次的處罰太輕?”
昵稱“雪地貓”的網友在微博上質疑:對于上海申花、山東魯能、江蘇舜天等財大氣粗的俱樂部來講,罰這點錢對他們可謂拔九牛之一毛,扣點積分也影響有限,這些俱樂部的根本利益沒有被觸動,懲罰的作用,以儆效尤的價值都大打折扣,雷聲大雨點小的處罰更像小學生上課睡覺被罰站,下次要犯可能還會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國腳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這次處罰對于一些個體來說是不偏不倚的,但是個體是服從群體的,不用強制降級等手段開刀的話對于長遠發展沒啥影響。足球是中國體育最早實行職業化的項目,也號稱與國際接軌時間最長,但是一到關鍵時刻就不按套路出牌,‘尤文案’都能讓意甲老牌冠軍隊降級,中超球隊有啥不能的呢?”
部分媒體也質疑,這張罰單不僅在對部分俱樂部的處理上有些量刑過輕,對于一些個人的處罰也有些失衡。大連阿爾濱主帥徐弘曾表示自己“只接受過譚望嵩在旅游景點的小紀念品”,在反賭掃黑行動中僅僅是協助調查就被禁賽5年,而給楊一民送禮的某位前國字號教練、給楊一民送卡的某位建業高層、給南勇送禮的一些俱樂部官員、給蔚少輝送錢的一些球員卻成了漏網之魚。
此外,還有相關人士指出,此次處罰的輕重程度和失衡與否只是一種爭議,但是在實際條文上自擺烏龍就不應該了。其中非常明顯的一處就是對延邊長白虎足球俱樂部的處罰決定第二條“收回延邊長白虎足球俱樂部2003年全國足球甲級隊A組聯賽取得的全部獎項”。
事實上,延邊隊在2000年降級后被賣到了浙江綠城,之后重組的延邊隊在2003年尚在乙級聯賽行列,延邊長白虎足球俱樂部也是2011年才注冊的。俱樂部主體變更卻要為莫須有的歷史交罰單,這也成為18日赴中國足協參會的延邊隊代表不接受處罰而欲申訴的理由之一。
來源:新華網(記者 王昊飛 周萬鵬)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