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盛行學英語
對中國領導人來說,學習外語已經成了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為最近出版的《領導干部外事用語叢書》撰寫了序言。他寫道:“我的體會是,直接的語言交流,哪怕是最基本的交流,其效果也要優于間接的語言交流?!?/p>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他認為我國領導干部的外語水平與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對外交往不斷擴大的需要還不相適應。他在序言中寫道:“要求領導干部都脫離翻譯而去進行全面的語言交流目前是不現實的?!?/p>
從江澤民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各級官員的外語學習情況,以便增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
《領導干部外事用語叢書》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去年12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首發式。該叢書介紹了中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基本情況,有英、法、德等9個語種的中外文對照翻譯。
早在十幾年前,中國政府就開始自上而下在官員當中推廣英語學習。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中央高層領導意識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對外交流明顯增多。為了提高政府官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受中央委托,組建了省部級領導干部培訓班。
從2001年起,各大部委的部級干部開始在國家行政學院接受為期15周的英語培訓,并在集中培訓結束后,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北外”)參加每周一次的鞏固學習,為期一年;最后集體前往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進行培訓。
到了2008年,該項目的培訓范圍從部長擴大到省長,從部委擴大到央企。學員開始通過網絡平臺接受遠程教育,其間每隔三四個月去北外參加一次集中授課。
目前為止,這個培訓班已經辦了6期,共有87名學員。部分學員在培訓結束后,申請去哈佛、牛津、劍橋等世界知名學府繼續深造。
“領導干部加強英語學習是一個必然趨勢,”北外黨委副書記文君表示。“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每一位領導都必然要站在國際交往的舞臺上,代表國家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