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造業大國到消費大國——中國在線零售市場日益蓬勃
中國消費者的目光正逐漸從紐約、巴黎、倫敦這些消費之都轉移到中國的互聯網。中國日益蓬勃的在線零售市場正在為整個零售業帶來新的活力。
直到現在,全球的零售市場仍被幾大巨頭壟斷,它們位處全球的精華之地,消費體驗和旅行、度假等因素密切相關。但這一切都在不斷發生變化:歐美各國的經濟危機促使全球零售巨頭重視中國等新興市場,而中國本身,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崛起的中產階級,不斷提升的居民消費能力,正在促使其完成一個制造業大國(Made in China)到消費大國(Consume in China)的轉變。
而這個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市場上,最大的驅動力來自于互聯網——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它不僅是一種銷售的渠道,更是打開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最有效的辦法。
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AG(Daimler AG)是較早意識到中國網絡購物的潛力的跨國公司。其旗下奢侈品牌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的迷你車Smart自從進入中國以來,已發售超過11000輛。今年2月其全球限量流光灰特別款在中國正式銷售時,合作的伙伴不是線下商店,而是京東商城。
限量的300臺在89分鐘內售罄,超過2百萬的中國網民點擊了該商品。
艾瑞咨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到7萬億元,同比增長46.4%。預計未來3-5年內,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仍將維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平均增速超過35%,2015年達到26.5萬億元。
來自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預測中國到2015年在線零售將占全部零售市場的7.4%。中國將以2萬億的市場規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子商務市場。
西方服裝零售巨頭最早意識到中國電子商務的巨大潛能,但是他們還是需要和本土的電子商務平臺合作。Coach于去年十二月份在天貓(Tmall)上開設了一家旗艦店,一個月的試運營期間獲得了350萬次的點擊率。
而眾多傳統零售企業,比如沃爾瑪,家樂福等,也紛紛在電子商務布局。沃爾瑪于今年二月份增持了一號店的股份,希望借助后者良好的物流和管理體系增強自己的在線影響力。麥德龍也認為在線平臺是該公司多渠道銷售的策略的一部分,并將在近期上線自己的電商業務。
但是該行業不是風光一片,物流風險和本土電商的競爭,將是外資面臨的挑戰。同時,現在仍有不少傳統企業尚未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因為擔心影響線下的業務。
對此,分析師指出,在線業務對外資的意義應該是多樣性的。不僅局限于是銷售渠道,更重要的應該是其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影響。外資品牌應該利用在線平臺去影響客戶的購買決定。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蘇舟 林警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