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四萬億刺激經濟計劃資金的去向之所以備受海內外關注,其中的一大關鍵即涉及權力的運用。擔心投資被少數官員不規范使用乃至挪用、貪污的聲音,時時見諸媒體,也被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以規范制度和制約權力為核心,針對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領域和環節,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點明要義所在。
"只要各地政府不搞'形象工程'就可以減少和抑制腐敗的發生,這樣對工程本身很有好處,質量也可以上得去。"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鳳城市鳳山區大梨樹村黨委書記、實業總公司經理毛豐美說。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結合自己的調研經歷,對總理關于"制約權力"的要求深表贊同。"我曾經到西部很多欠發展的區縣調研,當地政府辦公大樓前還都將建設數萬平方米的大廣場,而辦公大樓本身的豪華氣派程度,更是令人咋舌。而當地還有大量下崗職工、低保人員還在為生計發愁,這樣的做法都是對群眾疾苦和需求的漠視。"
他表示,尤其是在經濟面臨巨大困難面前,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不但會使地方財政負擔沉重、資源浪費巨大,更會引發群眾的反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制約權力的實現依賴制度的保障,尤其是監督制度的完善。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做到行政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就落實到哪里,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 "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人民群眾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代表委員認為,這樣的樸素表述透露出中國領導層響應民眾呼聲的態度。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章遠新表示,加強各地對投資資金流向的監管非常重要。"向社會公示,接受公眾監督;不公示,就不會透明。"
"機制需要創新,包括檢察機制,要把媒體,要把公眾代表吸收進來,這樣的監督和督察才能有效。"章遠新說。
對于權力如何運用,一直是中共執政的核心問題之一。進入新世紀來,中共領導人反復倡導"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既順應了民眾的呼聲和需求,也是審時度勢,面對各種嚴峻挑戰的因應。
這都要求中國各級官員在日常工作中,把權力用在為老百姓服務上,切實解決好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應對民生難題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不因事小而不顧,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困難。
在當前經濟困難形勢下,社會中不穩定因素增加,群體事件頻發,官員如何用好手中權力顯得更加重要。但目前的情況并非都那么滿意。
兩會上,胡錦濤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進一步要求官員們"認認真真學習、老老實實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中國領導人的忠肯告誡再次警醒各級執政官員,要用好手中的權力,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
胡錦濤言簡意賅而又意義深刻的談話得到代表和委員們的共鳴。"這就是一句大白話,總書記用非常普通的話說出了老百姓的期待。"毛豐美說。
"這是共產黨領導干部必須要做到的一件事,只有如此才符合黨的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