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三條法律紅線讓谷歌不能“無辜” 處罰谷歌有充分依據 2009-06-26 15:56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近日,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公布:谷歌中國網站未按照我國法律法規的要求,做好淫穢色情內容的過濾工作,大量境外互聯網上的淫穢色情信息通過該網站傳播到我境內。舉報中心對谷歌中國網站進行強烈譴責,要求其對淫穢色情和低俗內容進行徹底清理。國家有關部門近日也召見了“谷歌中國”網站負責人,對“谷歌中國”網站大量傳播淫穢色情內容進行執法談話,宣布對“谷歌中國”網站的處罰措施,暫停該網站境外網頁搜索業務和聯想詞搜索業務,并責令其立即進行整改,徹底清理淫穢色情和低俗內容。一時間,谷歌成為眾矢之的。
三條法律紅線讓谷歌不能“無辜” 隨后,筆者在“谷歌”上搜索網民對此事件的反應,發現很多網民在法律上的迷惑主要是:谷歌只是一個網絡搜索工具,其并沒有主動提供淫穢低俗的內容;淫穢低俗內容是網民自己搜索的或網絡內容提供商發布的,因此谷歌是無辜的。但是,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谷歌真的無辜嗎?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打擊網絡淫穢信息,我國建立了完整的金字塔型法律規范體系,從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一直到紅頭文件,內容上涵蓋了從網絡信息服務、信息安全到網絡文化產品等各個方面。法律如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行政法規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等,行政規章如《中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實施辦法》、《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等。 從內容上看,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互聯網的淫穢信息的管制是全方位的。其一,禁止所有與網絡淫穢信息相關的行為。我國法律法規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國際互聯網制作、發布、復制、查閱和傳播淫穢信息。也就是說,我國法律法規全面禁止在網絡上出現淫穢信息,不僅禁止公開制作、發布和傳播,而且禁止私人的復制和查閱。如國務院頒布實施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其二,我國法律還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淫穢站點鏈接服務。如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3條規定:“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五)在互聯網上建立淫穢網站、網頁,提供淫穢站點鏈接服務,或者傳播淫穢書刊、影片、音像、圖片”;其三,我國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違反關于網絡淫穢信息的禁止性規定的罰則,從行政處罰到刑罰,形成了一個由輕到重、銜接緊密的處罰體系。如國務院頒布實施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18條規定:“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發現含有本辦法第五條所列內容的地址、目錄或者服務器時,應當通知有關單位關閉或者刪除”;第20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有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所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個人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并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給予六個月以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的處罰,必要時可以建議原發證、審批機構吊銷經營許可證或者取消聯網資格;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