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本市最后一輪“機動車5日制限行”即將結束,市民關注的“尾號限行措施”是否繼續?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常務副市長吉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是否還會實施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如何執行,政府已做研究,將在4月10日之前有定論。
■政府聲音
副市長吉林政府將統籌制定方案
“政府一定會對此前限行效果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統籌制定方案。”吉林說。“無論是接到的反饋信息還是我個人的直觀感受,限行對高峰時段汽車數量減少、城市大氣的改善還是有幫助的。目前采取的限行措施最大限度地平衡了有車族和無車族的利益。”他透露,至于是否繼續實施目前的限行政策或制定新的方案,目前市交通委在牽頭研究,將在4月10日前有定論,而外界提出的聽證建議,目前政府部門正在研究可行性。
對于限行政策有違物權法的觀點,吉林也曾在今年的北京市兩會上表示,政府曾委托法律機構和專家研究過這個問題,“限行沒有違反物權法,未侵犯所有權,該是你的還是你的,該你使用還是你使用,但是人對物的使用權的體現也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比如尊重交通法規。”
■代表觀點
代表方新是否限行應出評估數據
針對是否繼續實行尾號限行措施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黨委副書記方新表示,是否限行政府要拿出科學具體的評估數據。
方新表示,這個方案要有限行對大氣環境的改進起到多少作用,限行對交通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對經濟等方面究竟有什么樣的影響。有系統的數據,才有說服力。
方新說,奧運會時候是特殊時期,限行的措施完全可以理解,但奧運期間空氣質量好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到底限行減少了多少大氣污染,要拿出有說服力的評估數據來,再讓百姓提意見。這才是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編輯:富文佳 來源:人民網-《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