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中國在線消息: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今天對中國日報記者確認,我國擬投入巨額資金,加大對外新聞報道力度,以加強我媒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他說,我國的確在“支持一些媒體增加實力,鼓勵它們進一步發展裝備,壯大資本實力”,但這些媒體的名單還在確定之中。
早先媒體報道,中國將投入450億元,加大對外新聞報道,并創立電視臺,與CNN等國際媒體進行競爭。
在三年改革計劃的推進方面,柳斌杰在接受群訪時表示,我國的整個新聞傳播渠道都在進行總體上的調整和結構的部署。行業報也在逐漸改革。一部分時政類的報刊、新聞機構還是按照現在的體制,但另外一些行業性的、非時政類的報刊和新聞機構正在逐步地轉向市場,走到市場競爭中間。
他說,這些要面向市場的新聞機構的總數達到了五千多家。
柳斌杰透露,相關媒體(采編內容亦會納入上市范圍內)的上市進程正在進一步加快。我國現有49家報業集團,在完成經營性資產轉制改革后,逐漸地都要推向市場。他說,今年大概有十多家集團正在進行準備工作。
他同時表示,這些上市的媒體集團如缺乏競爭力的話,將退市。他說,對國內媒體,新聞出版總署實行等級評估制度,將來逐步進入等級管理以后,一部分缺乏競爭力、影響力,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都不好的媒體,將會逐步退出市場。一些小的、弱勢的媒體,將考慮以聯合、重組、兼并的方式進入大的傳媒集團。
柳斌杰說,和國際媒體相比,我國媒體的弱勢主要在體制。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內,媒體是按部門、按行政級別設置的,不進入市場。在這一點上,和國際媒體比較,我們仍處于弱勢,因為(這樣體制內的媒體)不能參與市場競爭。
另外一點就是,在首發權、首播權方面,我們能夠影響國際輿論的重量級媒體還很少,所以中國媒體在世界范圍內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柳斌杰表示,下一步,出版總署將采取幾個措施。第一是加快體制改革,和國際媒體的市場基本上接軌,參與市場競爭。因為如果不參與市場競爭,就難以與之進行比較。第二是加快國內媒體改革開放的力度。
他說,從去年以來,總署提出“整合及時、整改透明、有序開放、有效管理”的方針,在媒體開放方面逐漸加大了改革力度,爭取在國際傳播領域也有首發權,落地率要高,內容也要豐富。另外,還要借鑒國外媒體的經驗,借助于現成的國際傳播渠道,加大中國信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中國日報》記者胡亦南 付敬?編輯劉百家 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