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姜建清在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辦的第三場集體采訪中說,
姜建清介紹,工商銀行其實不是國際化開展最早的銀行,歷史最悠久的是中國銀行。但是,我們國際化的歷史也已經有20年了。大概到今年末,我們營業網絡會擴展到全世界40個國家。我們在海外的資產現在是1600多億美元,上半年海外盈利了8.64億美元。整個海外經營情況不錯,比國內部分的增長率還要快一點。
姜建清表示,我們的國際化主要是有這么三個目的:一是促進對外貿易。現在中國貿易的平衡狀況不斷改善,對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外貿易方面的發展給中資銀行的國際化帶來了巨大的業務空間。二是促進對外投資?,F在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發展很快,一些中國的跨國公司正在誕生形成,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業務空間。從金融機構來說,我們不僅是跟隨企業“走出去”,而且在引導企業“走出去”方面,也發揮了金融系統掌握信息比較多的優勢。很多國內的中小企業由于缺乏信息、人才,在國際化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我們就在其中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
他說,至于什么樣的銀行能夠稱為跨國銀行,其實國際上也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標準。比如國際性的銀行有些是在交易方面擅長的,有些是在批發銀行方面擅長的,有些是在零售銀行方面擅長的。但是,不管怎么說,一般都是從一家國內的銀行逐步發展成國際性的銀行,慢慢再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銀行。我們也正在這條道路上前進。
姜建清說,銀行“走出去”有多種方式,比如開分行,或者是收購兼并。我們比較有特點是收購兼并,就是你剛才所說的我們最近收購了阿根廷標準銀行。至今為止我們有十多次的收購,全部都是成功的。我想,今后我們還是繼續地非常穩健地“走出去”,最后會成為一家跨國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