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聚焦
奮進的農村 希望的田野

Updated: 2008-09-24 18:33

三、現代農業篇

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階段。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鄭州農業的發展,明確提出要把鄭州建設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示范區。為了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鄭州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制定了《鄭州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等一系列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明確了現代農業的整體布局,建設目標和保障措施。在空間布局上,以市區為中心,呈放射狀圈層分布,依次為都市農業圈層,近郊型農業圈層和遠郊型農業圈層。在建設內容上,主要是培育八大主導產業,建立十大生產基地,建設二十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扶持五十家重點龍頭企業,建立完善十大批發市場,以此帶動農村生產力發展,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鄭州市充分發揮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按照穩步發展第一產業,積極發展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一是以畜牧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奶業生產和規模化健康養殖,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林牧漁產值的比重達到46%,接近農業現代化國際水平。二是種植業變糧經種植結構為多元化高效生態結構,名特優新的蔬菜、瓜果、花卉、中藥材、牧草生產基地規模穩定,效益成倍提高。三是拓展農業功能,發展新的主導產業,在有關產業政策支持下,以速凍食品、方便面、啤酒、面粉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以農產品配送為主的農業商貿物流業,以休閑體驗為主的觀光農業迅速崛起,成為現代農業的優勢業態。

(二)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不斷提高。以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為重點,從工作部署、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等多方面積極推進,不斷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一是發展節水灌溉,提高水利化質量。穩步發展以管道輸水,渠道防滲技術為主的節水工程,累計建設節水灌溉面積153.96萬畝。同時,在丘陵山區建設集雨水窖50200萬個,全市有效灌溉面積277.59萬畝,鞏固了水利化成果,全市水田、水澆地面積占據耕地面積的43.3%,其中旱澇保收田面積為245.16萬畝。二是增加農業機械購機補貼,擴大農機裝備,改善農機裝備結構,發展農機服務產業,促進跨區農機服務,全市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4%,進入中級層次。保護性耕作,玉米收獲機械、設施農業機械迅速發展。三是農業信息化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信息設施逐步在農戶中普及。在新農村示范村寬帶入村率達到92%,全市遠程教育網已通到每個建制村。商都農網、中國鄭州農業科技信息港、河南興農網等為農民獲取信息搭建了平臺。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迅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鄭州市以扶持培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為突破口,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經營水平,加快了現代農業建設進程。為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鄭州市相繼制定了《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的通知》、《關于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自2003年以來每年拿出500萬元,從2008年開始每年拿出2500萬元作為對龍頭企業扶持的專項資金。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涉及領域有新的延伸。目前,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16家,其中國家級11家,省級40家。這些龍頭企業有種植型、養殖型、加工型和流通型,其中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有78家,年銷售收入達到158億元。加大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投入力度,強化設施農業基礎性建設,提高園區技術含量,完善園區的高新科學技術示范展示,傳承文化和休閑觀光功能,全市25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有2個進入國家級園區行列,有5個達到省內一流水平。近年來,鄭州市龍頭企業集聚度顯著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條和配套服務行業逐漸延伸,形成了食品工業集群、飼料工業集群、乳品工業集群、流通產業集群和現代示范園區集群。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共建立各類農產品基地170多萬畝,促進了農林牧漁業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帶動本地及外地136萬農戶,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大批農戶走上了小康之路。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優質、高效、安全的農產品是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鄭州市采取擴大無公害基地,強化質量檢測和嚴格市場準入三大措施,嚴把農產品生產、市場檢測和市場準入三關,推動鄭州市農業走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之路,努力提高農業競爭力。一是把好生產關。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制定了44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00萬畝,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市共有76個農產品通過產品認證,其中無公害產品27個,綠色產品43個,有機產品6個,結束了河南省無有機產品的歷史。二是把好市場準入關。2003年以來,相繼實施了蔬菜、豬肉、水產品和水果市場準入制度。三是把好市場檢驗關,建立市、縣(市)兩級,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和產地三層的檢驗檢測制度,對準入范圍的農產品品種實行上市前的檢驗,對外地進入鄭州市的產品實行24小時定點集中監控。對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予以銷毀處理。四是實施四項制度,即基地檢測通報制,農產品銷售攤位公示制,市場準入制,加強群眾和輿論監督,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嚴格的檢驗檢測制度和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鄭州市市場自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農業部每年抽檢結果鄭州市合格率位居全國一、二位。

四、新農村建設篇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和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戰略的需要,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工作,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并于2006年全面啟動了新農村工作。一是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在全市2285個建制村中選擇104個村作為重點示范村,選擇1000個村作為整治村,針對各村實際情況,開展“五通、四改、三有、兩建、一強”建設,改善基礎設施,進一步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加大村莊整治力度,改善農村環境和農民生活生產條件,為全市新農村建設樹立鮮活的典型,以點帶面,分層次推新農村建設工作。二是實施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按照城中村抓規劃,城郊村給政策,純農村抓產業,貧困村抓扶貧的策略,要求143個城中村3年內完成城市改造任務;近郊村加大生產結構調整力度,高標準、高起點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純農村以建設“一村一品”專業村為抓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加大對貧困村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貧標準,實施整村推進,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三是城鄉統籌,加大投入力度。深入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積極推動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2006年全市財政向“三農”投入28.5億元,比上年增長42%,占當年財政收入的14.1%20062007兩年,向新農村示范村投入6000萬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12億多元,有力地支持了新農村建設。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 | 免费黄色小视频网站|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caoporn进入|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校园激情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波多野结衣中文丝袜字幕| 公和我乱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91啦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国产在线视频99|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 中文字幕avdvd|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人成777|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97国产在线观看| 在地铁车上弄到高c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