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9年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比較嚴峻。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內市場需求急劇變化,股市、房市波動較大,部分地區和行業增長速度明顯回落。“國內國際經濟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對吉林省的影響逐步加深,但是我們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發展環境正在改善?!奔质“l改委黨組書記、副主任曹家興說。
1月17日,在吉林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審議的《關于吉林省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吉林省大膽確定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73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00億,這一目標的實現將使吉林省經濟躍上新臺階,對吉林“萬億投資工程”的啟動實施將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
這樣的一個宏大的目標是如何出籠的?曹家興說,確定這樣的目標是有一定的背景的。去年省九次黨代會適時提出了到2011年全省GDP達到1萬億、投資達到1萬億兩個主要目標,在年前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王珉書記在講話中又提出了要加快啟動實施“萬億投資工程”。今年作為啟動萬億投資工程的第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固定資產投資要完成7500億元,GDP要實現7500億元。
對于這兩個“7500億”,有人質疑是否投資率太高了,是否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曹家興認為,對投資率應正確分析判斷。投資率是資本形成總額與支出法GDP之比,是反映經濟冷熱的最敏感指標之一,投資率過低,說明經濟增長后勁不足,投資率過高,容易出現生產能力閑置,收益率較低,會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他說,我認為,我省現在提出的較高的投資率指標是完全符合我省經濟發展規律,完全符合我省省情。
就這一點,他詳細的解釋道:首先,保持較高的投資率是吉林爭先進位的迫切需要。這幾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但由于基礎薄弱,欠帳太多,經濟總量差距仍然在繼續擴大。目前,中央提出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措施,全國各省、市、區特別是沿海開發區都在搶抓機遇,開始新一輪的加快發展熱潮,給我省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形勢下,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我們不能松氣,不允許我們松氣,必須快馬加鞭,奮勇爭先,在前幾年加大投入積累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投資的關鍵性拉動作用,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好國家擴大內需方針政策,推動吉林加快發展,實現爭先進位目標任務。其次,保持較高的投資率是工業化中期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根據國際經驗和經濟發展一般規律,在工業化初期投資率一般較低; 在工業化中期投資率會逐步上升,特別是進入重化工業階段后,投資品占工業產品比重顯著上升;到了工業化后期,而且重化工業特征明顯,未來幾年保持較高投資率是一種必然趨勢。再次,保持較高的投資率是快速發展的內陸省份的普遍經驗。內陸省份由于不具備出口優勢,快速發展主要是靠投資拉動。近幾年內蒙發展勢頭較猛,就是得益于較高的投資率,他們的投資率從1988年的44.9%增長到2007年的73.8%,提高近30個百分點,其中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別高于我省同期28.1、23.8、14.4和4.5個百分點。陜西、重慶等省市近兩年投資率也都達到60%以上。另外,沿海發達發區盡管對出口依存度較高,但從其投資率變化趨勢看,也都呈現出“倒馬鞍型”運行曲線,如江蘇、浙江等省份在九十年代初期,投資率也達到50%以上,說明達省份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有投資率較高的一段高峰時期。最后,要正確理解投資率的概念,按照濟辦計算的統一方法,投資率等于資本形成總額除以支出法GDP再乘以100%。資本形成總額中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固定資產投資額要扣除土地購置費、舊建筑、舊設備的購置費等(因其未形成新的固定資產)才能用作計算資本形成總額中的數據,這部分比重一般在20%左右(國家平均水平)。比如,2008年我省地區生產總值按生產法計算預計為6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按支出法計算預計將在6700億元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00億元,資本形成總額在4800億元左右,投資率為71.6%。今年如果能夠實現兩個“7500億”的目標,投資率應為76.9%左右。 2005年以來,吉林省實施投資拉動戰略決策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吉林省的投資率一直在提高。曹家興說,回顧這幾年加大投入取得的顯著成就,概括地講了兩條最顯著的標志,一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突破。主要經濟指標都超過和大幅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保持了前五位增長速度,是全國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經濟總量實現了翻番,再造了一個吉林。經濟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經濟增長后勁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過去,吉林在全國有點位置或有些影響的只有農業和汽車,但現在“吉林發展速度”引起了全國高度關注。二是全省發展意識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加大投入初期,大家有顧慮,信心不足,有為難情緒,到現在思想統一、信心堅定、不講困難,不講條件,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增投資,上項目,促發展,全省上下形成了拼博實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