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學部分學科過難內容被刪除
昨天,教育部介紹了新課標的修訂背景和新變化,本次修訂堅持課程內容的與時俱進,增加了“十六大以來的新成就”,如物理增加了與“宇宙探索”“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新能源”等有關知識。
減負刪除過難內容
中小學生負擔過重一直是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教育部表示,這次新課標的修訂努力從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出發,科學合理地安排課程容量和難度。在課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學科進一步精選了內容,減少了學科內容條目。在課程難度控制上,有些學科直接刪去了過難的內容。
本次修訂增加了“十六大以來的新成就”,如物理增加了與“宇宙探索”“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新能源”等有關知識。一些現實問題也作為課程內容,如化學把“嬰兒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層保護”等有關知識列入了課程內容。
物理必做20個實驗
中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比較薄弱。為此,此次課程標準修訂特別強調能力培養。比如,針對教師反映對“探究學習”指導有困難的問題,提煉了“探究學習”的基本步驟和一般方法,以加強對能力培養的指導。
另外,理科課程強化了實驗要求。如物理明確列出了學生必做的20個實驗,化學要求學生獨立完成8個實驗,以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
小學識字總量不變
針對媒體報道的小學中低年級減少識字量,教育部相關官員回應,其實整個小學階段識字寫字總量保持不變。
依據小學階段不同年齡學生語言發展特點和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情況調查結果,修訂后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不同年級學生寫字量做了適當調整,以更好地遵循識字寫字循序漸進的規律。調整之后,低、中年級適當減少了寫字量,高年級相應增加了寫字量,整個小學階段識字寫字總量保持不變,仍然要求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