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2012年6月13日,四川省委宣傳部和四川省社科聯共建的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成都大學),拉開了今年青少年性健康科普巡展的序幕,基地專家將隨同巡展向省內開展性教育的中小學進行隨展講解。
此次巡展的目的在于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規定的性健康與性安全內容,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圖文并茂地向中小學生普及性健康與性安全知識。巡展內容包括:生命的誕生、家庭關系及感恩父母、人體的發育、性器官的保護與衛生、預防性侵害、青春期的友誼與異性交往、婚前性行為的危害以及預防性病愛滋病等內容。
首場巡展在成都市金牛區光榮小學拉開序幕。基地專家茍萍教授和吳銀濤老師前往講解。學校按年級分段組織學生觀展。巡展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孩子們人頭攢動,非常認真的觀看展板和討論。很多孩子還一邊指著展板內容,一邊積極認真地向老師提問,比如“為什么只有男生會有精子”、“遺精到底是什么?”、還有孩子提出“為什么圖片中女孩子月經是紅色的,但是男生的遺精是尿?”,根據這些問題,基地專家們都耐心而專業的給孩子們講解,回答他們的疑問。
展后,學校領導和老師與基地專家就巡展效果進行了交流總結。老師們表示這種巡展的方式對解答他們在日常教學中難以回答孩子們對性的困惑問題有極大的幫助,生動形象的向孩子們傳達了性健康和性安全知識。在巡展過程中,他們還發現,越是低年級的孩子,越是大膽、直接、毫無羞澀的提出對性的困惑和好奇的問題,而高年級的同學卻表現的更扭捏、難以啟齒、回避甚至感到羞恥。這也告訴我們性教育越早越好,孩子們越把它當作科學而自然的知識去學習和接受,沒有受到成人世界對性的負面評價的影響。學校領導也對巡展帶來的效果給予了極大的認可和支持,希望這樣的科普活動更多的開展。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 黃志凌)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