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落實,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國務院從7月下旬開始,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省(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24日,由國務院法制辦、住建部、國土部、稅務總局、財政部、人行等部委組成的調控督查組抵蘇,5天來,通過聽取匯報、現場走訪和座談交流等形式,實錄南京和蘇州兩地調控現狀。
現場考問:
看地方主官如何應答控房價
問:江蘇今年有沒有制定并公布房價控制目標?
省住建廳廳長周嵐回答說,2011年3月底前,在國家未作要求的情況下,江蘇所有市縣都確定并向社會公布了2011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實現了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全覆蓋。2011年全省省轄市市區(qū)商品住宅實際成交均價同比增長2.2%,增幅大大低于各地區(qū)年初公布的房價控制水平,低于地區(qū)生產總值的增幅和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也低于全省物價消費指數的增速。
2012年,江蘇建立了房地產信息系統(tǒng)及預銷售備案系統(tǒng),房價控制目標今年雖未特別公布,但地方政府已將此做為一項既定規(guī)則,作為政府的一個承諾,確保把房價控制在合理水平。
問: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應情況如何?
省國土廳廳長王澤萱回答說,2012年全省住房用地計劃供應18.93萬畝,保障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73.3%。至7月20日,已供應商品住房用地7.67萬畝,占供地計劃的40.5%,其中保障房和中小套型住房用地已完成計劃的61.5%。
周嵐表示,當前江蘇商品住房總體供過于求,但中小套型的供應卻較為緊張。
半年中小戶型供銷比0.9:1,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戶型供銷比0.78:1。我省對此已發(fā)出預警,并將做好相關政策儲備,切實促使開發(fā)商加大中小戶型項目開發(fā),保證市場平衡。
問:南京提出“既要確保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南京貫徹到位,又要確保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避免出現大起大落”,這該如何理解?
南京市副市長陸冰說,正常的交易量南京樓市每天在300套左右,2008年調控時每天交易量不足50套,年底財政出現負增長,這種起落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房地產關聯(lián)度高,房價大起不行——會累積泡沫,催生投機投資,但大落也不現實。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郭宏定做補充:我們希望價格漲得慢一點,交易卻能維持一定的量。
一線聲音:
房價變“穩(wěn)”了,但近期市場有異動
在督查組了解當前市場交易情況時,江蘇中廣置業(yè)市場部負責人,以親身經歷對比此輪調控前后南京房價從“瘋狂”回歸平穩(wěn)的情形:
“2010年4月,看中一套80平方米的二手房,房主報價115萬,雙方各自付稅。第二天,報價變成115萬凈得。又過幾天,報價漲到120萬凈得。我同意買,房主在北京,經紀人坐飛機去送定金,一下飛機,報價卻漲成了125萬凈得。”去年8月,這位人士在南京仙林以1.2萬元的單價購買了一套二手房,價格較調控前的1.4萬有明顯下降,“現在同小區(qū)二手房掛牌價在1.3萬左右,還沒漲回調控前的水平。”
開發(fā)商定價也在回歸理性。金地南京公司總經理馮家生說,旗下的自在城項目去年未完成銷售計劃,今年加大了優(yōu)惠力度,薄利賺跑量。自在城一個地塊上的房源,銷售額雖然有5個億,利潤卻只有500萬。而金地明悅項目,把大戶型改為適銷對路的剛需戶型,開盤2個月,已簽約170套。
“雖然凈利潤率只有3-5個百分點,但希望以規(guī)模產生效益。”南京世茂高級經理劉惠明也坦言,開發(fā)的世茂新城去年全年銷售不足3億,今年春節(jié)前庫存房源售價從1.5萬多元降到1.2萬元,賣出了8個億。他們委托第三方機構做的調查顯示,世茂新城一期投資客戶多,平均已交付3-4年,但入住率迄今才55%。“過去我們走豪宅路線,全是180平、260平的大戶型,客戶對總價敏感,加上超高層公攤多,不實惠,賣不動。今后我們將加快資產周轉,不囤地不囤房,不再做超高層產品,新一批房源的戶型也將改為105平的二房、140平的三房和166平的3+X房,主要針對自住。”
南京萬科公司營銷總監(jiān)徐樂靜說,萬科上半年成交的房源中,90平方米以下的占46%,首套房購買占比4成。在房價下降的情況下,完全投資已經退場,僅少量是自住與投資兼顧。
“6月成交回升勢頭明顯,買房人這么多,還是剛需為主嗎?你們怎么看價格走勢?”督查組發(fā)出疑問。
我愛我家市場部經理胡涓涓坦陳,近期市場出現異動。“之前客戶成交一般需15-30天,但從7月中旬開始,已縮短為1-3天,表明市場預期發(fā)生了變化。改善型客戶入市也在增多,1月時占比僅5%,但從3月后一直維持在30%左右。”
徐樂靜說,五六月份貸款政策偏向首次置業(yè),使得部分客戶受益,市場成交相對踴躍,但由于二套房貸款利率執(zhí)行標準未放松,所以二套及以上房源客戶并沒有明顯增多。“當市場回升后,我們還是希望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價格會以平穩(wěn)為主。”
各方建議:
莫誤傷“改善”,增供給比抑需求更好
對購房人李磊而言,調控是利好。“我已有1套房,但現在有了孩子,想買一套三房改善。年初時看房,感覺房價有些向下,想買房,但之前貸過款,政策‘認房又認貸’,貸款成本高了,抵扣了房價下降節(jié)省的成本。”群眾代表姜林海也說,他是首套改善型客戶,同樣苦于政策的“一刀切”,“賣舊買新”的愿望難以實現。
郭宏定認為,老百姓正常的改善需求應給予一定支持。“去年國家有賣舊買新稅收抵扣的政策,后來取消了。而從金融貸款上,對改善需求難免有‘誤傷’。其實從技術手段上講,這些需求是能區(qū)分出來的。”
朗詩地產有限公司營銷總監(jiān)蔡克壘說,解決供給比短期抑制需求來得更好。像常州并未限購,但當地房價長期平穩(wěn),就是因為當地土地供應量很大,住房容量飽和,戶均面積已突破100平方米,居民并不一定選擇房地產投資。
人行南京分行行長周學東則建議,應加快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加快房地產個人信息聯(lián)網,同時出臺交易資金監(jiān)管辦法;加強房地產預期引導,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記者汪曉霞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