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不該是校友仰望高官的劇場
何為優秀校友考驗學校價值觀
中國的學校面臨一個挑戰:如何辦讓廣大校友和師生滿意的校慶。以慶典大會為核心,重在突出高官校友、知名校友的傳統校慶模式,正遭受越來越多的質疑。在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一些大、中學校迎來了各自的校慶,表現可圈可點。
10月5日是無錫第一女子中學的百歲生日,讓人們記住該校校慶的不是政界名流、學術巨擘云集的慶典大會,而是一桶“方便面”。從記者拍攝的畫面來看,校友們坐在學校食堂里,咀嚼著憑券領取的方便面和一小包醬排骨,顯得其樂融融。
慶典大會以宣讀賀信、領導和校友代表講話為主,場面雖然宏大,但內容常常千篇一律,了無新意。在許多校友和學生們看來,其持久的影響力還不及一桶方便面。無錫第一女子中學提供給校友的方便面是“無心插柳”之作(該校食堂條件有限,無法供應幾千份面條,又需滿足校友們吃面慶賀母校生日的要求),卻令人眼前一亮。手捧方便面,校友們隨意入座,沒有傳統宴席上的身份尊卑地位高低清貧富有之別。校慶活動中的這種“返璞歸真”之舉,有令人意外的效果。據媒體報道,這頓簡易的午餐成了校友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此前兩天,中國人民大學迎來建校75周年華誕。這所以人文社科為主、在外人眼里顯得很正統的大學,此次校慶卻有創新之舉。它沒有舉辦只是屬于少數人的慶典大會,而以參與、分享、輕松愉快為特點的各類活動取而代之,譬如分享蛋糕儀式、體育文化節、草坪餐會、露天音樂會、懷舊舞會等等。該校希望把校慶辦成“讓全體師生和全體校友共同體會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歡樂節日”,而不是讓大家仰望高官和知名校友的聚會。
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友、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校慶日當天也應邀出席了一個小規模的學術頒獎活動: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頒獎典禮。作為現場行政級別最高的官員,他沒有成為會場的中心,只是在中國人民大學的老校長袁寶華宣布由馬凱接任吳玉章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后,他才做了一個簡短而富有感情的發言。人大此次校慶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學術為中心、以校友為中心”,在分享蛋糕儀式上,馬凱站在鄔滄萍、馮其庸和湯一介等幾位白發蒼蒼的教授身后,并不引人注目。
一所大學總會為自己培養出的優秀學生感到自豪。中國人民大學的校慶開展了“令我自豪的人大校友”評選活動,但沒有把黨政機關在職領導干部作為候選人。據該校校長陳雨露透露,一些省部級領導干部主動提出,不要把他們列入這個評選當中。“這也算是他們的一種姿態,另外也代表著一種新理念:應當更多地反映在基層、在一線、在市場發展前沿的校友們?!标愑曷墩f。
辦校慶自然離不開優秀校友的支持。但何為優秀校友的標準?
現在的一些學校還是習慣以校友們當官的級別、職稱的高低、知名度的大小來為優秀排序?!斑@樣做,似乎很容易被大部分人所接受。但問題是,過去我們不斷告誡學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僅僅拿官職的大小、職稱的高低說事,我們如何在校園里落實全面發展和全員發展的育人目標?”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說。關于誰才是優秀校友的話題,他曾與美國西點軍校的一位白發教官有過交流。此人心目中令人驕傲的校友,既非當過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和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也不是先后擔任兩屆總統的格蘭特,而是麥克阿瑟和巴頓。因為他們在學校期間出類拔萃的學業成績和戰場上卓越不凡的戰功,都不折不扣地詮釋了西點精神。
這所原中央軍委子弟學校在國慶迎來了建校60周年的生日。它沒有舉辦傳統的慶典大會,而是將校慶活動開發成了一連6天的校友課程,歡迎大家回母校敘舊,重溫學校的發展歷程。譬如,在10月2日的學?!安┪镳^”開館儀式上,一名學校年度榮譽學生提名者敲響了老校鐘,由4名校友、師生代表為博物館剪彩。在博物館的走廊兩側,張貼了無數張班級合影,許多校友在其中找到了中學時代的自己。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看到一些兄弟院校的校慶都在轉型,希望與時俱進,贏得好感。但總有一些學校還習慣讓領導們坐在高高的主席臺上俯視學生的慶典大會模式。西安某學院因國慶前舉辦的20年校慶大會,遭到了許多學生的批評。有人稱之為“冒雨進行的形式主義”。照片顯示,學生們穿著花花綠綠的雨衣席地而坐,在雨聲中聽領導們講話。有學生在微博中披露說,“雨勢越來越大,校方為了不讓學生離開,干脆封閉了操場大門?!币幻趨⒓油瓿掷m了約4個小時的慶典大會后,“躺在床上又累又困”。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受到這家學院的邀請,坐在有棚遮雨的主席臺上,他后來在微博上表示:“心里一直不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