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鍵代表:“綠色新經濟”將是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基調
大慶市委書記韓學鍵代表提出,以低碳、環保、低能耗、高效益為主要特征的綠色新經濟,應是資源型城市未來的發展基調。
韓學鍵說,以“綠色新經濟”主導接續產業,強調的是告別單一的采掘型、粗線條經濟發展方式,轉向構建符合節能減排基本國策的、生態環保型的現代產業體系,體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
因石油而生、因石油而興的大慶市,具有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特征。韓學鍵以大慶市為“標本”分析說,近年來這個市在確保原油穩產和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前提下,著力發展石化精深加工、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戰略新興產業,開辟了文化創意、特色旅游、服務外包等高端服務業和以棚室經濟為重點的 現代農業等幾個經濟“新戰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2010年,大慶市非油經濟的比重已經達到48%。
韓學鍵建議,國家扶持政策既要“救急”也要“救遠”,比如建立資源型城市生態恢復和環境治理專項資金等,對大慶這類開采尚平穩的城市提早給予扶持,為城市積聚發展后勁,使之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記者鄒大鵬 范迎春)
車曉端代表:政績考評體系“指揮棒”應轉向經濟轉型居民增收
浙江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車曉端代表建議,根據“十二五”規劃要求,進一步完善對地方的科學考核機制,改變“唯GDP英雄論”的政績考評現狀,政績考評體系“指揮棒”應轉向經濟轉型和居民增收。
車曉端代表建議,應探索推進以“綠色GDP”為導向的考核指標體系,在傳統GDP數量的基礎上,扣除或增加環境、資源和生態變化的因素。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降低、可再生和清潔能源消費比重、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減少、環境污染治理總投資占GDP比重等,把可持續發展同政績考核有機統一起來。(記者岳德亮、黃深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