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輝代表:設立海峽西岸工研院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提速”
浙江省工商聯副會長南存輝代表建議,在創新動力較強、民間資本較為充裕的浙江省擇地設立海峽西岸工研院,為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興經濟體實現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臺灣工研院推動的產、學、研協作模式值得我們借鑒。”據南存輝代表介紹,臺灣工研院成立30年來,將集成電路、個人電腦、自動化、精密加工、新材料、信息、光電、化工和制藥領域內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生產力,實現了產業化,還為產業界培養了大批人才。
南存輝代表表示,可以海峽西岸工研院為窗口,制定相應鼓勵政策,加大境外華人智力資源引進力度,系統引進半導體、自動化、光電、信息技術等新興學科的港澳臺地區及歐美各國技術與管理人才來此創新創業,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加速發展。(記者岳德亮、黃深鋼)
王建華代表:限制城市高層建筑建設規避“六大隱患”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大道四通八達,這是各地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標志。然而高樓林立埋下諸多隱患,也不能不令人擔憂。從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起火,到沈陽第一高樓火災,高樓消防安全越來越不容忽視。浙江紹興文理學院黨委書記王建華代表建議,限制城市高層建筑建設,規避高樓林立帶來的“六大隱患”。
王建華代表認為,高樓建筑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主要集中在六個方面:地面沉降,火災難救,熱島效應,加重灰霾,維護費用高,抗震能力弱。
王建華代表建議,建設高層建筑要本著安全和宜居的原則,如果建設超過150米以上的高樓必須經過專家論證,由相關層面的人民代表大會決定通過。加強高層建筑建設規劃的科學論證,嚴禁在歷史文化保護區周邊插建高層建筑,嚴格控制在城市水系、城市主要出入口、城市空間視廊和城市天際輪廓線地段建設高層建筑。(記者岳德亮、黃深鋼)
來源:新華網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