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寧夏申通快遞公司分揀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堆積如山的快件。 11月11日被很多人戲稱為“光棍節”,剛剛過去的這個“雙11”,眾多電子商戶抓住商會掀起網購促銷打折旺季。網購高潮過后,各種商品開始發貨,快遞公司也迎來貨物派送高峰期。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光棍節"狂購"致快遞"爆倉" 靠節吃飯難長久
“雙十一,你的錢包癟了嗎?”這句話,成了11月11日后人們互相調侃的一句流行語。而這個寒冬,也因為“雙十一”購物節而熱鬧非凡。
11月11日,一個流傳于年輕人之間的娛樂性節日——光棍節,因為天貓商城、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幾大電商的大規模促銷而變成了購物狂歡節。11日當天,天貓商城全天成交額高達191億元。雙十一,這個淘寶“自造”的購物節,已經成為了電商一年一度的“期末大考”。
瘋狂的“雙十一”
2009年,天貓商城(當時的“淘寶商城”)為了打響名聲,開始在11月11日“光棍節”這天舉辦促銷活動,“自造”了一個屬于淘寶商城的節日。當年就創下了單日0.5億元銷售額的成績。2010年,單日銷售額提高到9.36億元。2011年,這一天單日銷售額躍升為33.6億元。而今年,天貓更是交出了一張傲人的成績單:單日銷售額達191億元,商家與消費者紛紛表示“太瘋狂了”。
一位天貓內部人士透露,當初光棍節促銷只是大膽一試?!耙驗楫吘构夤鞴潉偤锰幱趥鹘y零售業十一黃金周和圣誕促銷季中間,消費者未必買賬。但沒想到,‘雙十一’一炮打響!”如今,“雙十一”成了消費者購物狂歡的代名詞,甚至對非網購人群、線下商城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力。
11日凌晨零點剛過,記者馬上將之前選中的商品下單、支付,但由于受到大量用戶同時涌入的壓力,淘寶網系統一度無法打開,天貓的熱門打折商品頁面也出現延遲,庫存顯示出現錯誤。當網頁好不容易打開后,商品卻早被搶購一空。少數幾個下單成功,卻因支付寶系統壓力過大而無法支付。記者與數千萬用戶一樣,只得不停刷新頁面。而在微博上,不少網友一邊發微博質疑天貓與支付寶的系統,一邊支招“快用手機買,手機支付!”
就連銀行系統,也受到了沖擊。支付寶相關人士說,昨天凌晨多家銀行的系統都因為用戶過多,出現無法登錄的情況。
物流高峰到來
購物狂歡節過后,自然是物流高峰。這已經是各大物流公司過去兩年“雙十一”后吸取的寶貴教訓。
據了解,過去兩年的“雙十一”,網購訂單量猛增讓不少快遞企業叫苦不迭,不少物流倉庫甚至出現“爆倉”現象。而由此導致快遞變慢遞,消費者投訴量激增。對此,今年“雙十一”前,就有不少快遞公司給消費者打“預防針”提醒消費者,無法保證包裹72小時內送達消費者手中。
天貓總裁張勇近日透露,今年“雙十一”僅物流行業就有接近100萬人在為此忙碌。天貓物流部門相關人士則表示,今年天貓與EMS、順豐、申通、韻達等9大快遞企業達成合作,后臺數據系統全面對接,天貓物流部能夠在公司總部實時監控各家快遞企業的網絡,“如果一家公司的某條線路出現擁堵、延遲,我們會立即通知天貓的商家選擇其他公司或其他線路。”
而191億元銷售額的背后,是預計超過5000萬個的包裹。11月12日,網上已有物流公司發布的“包裹山”照片。韻達快遞東直門一位派送員12日告訴記者,“公司今年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會馬不停蹄,希望能夠將商品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如此艱巨的快遞任務,對快遞公司及快遞從業人員都產生了不小的壓力,不少媒體呼吁消費者在簽收快遞時記得感謝快遞業務員。
業內人士則提醒消費者,做好心理準備,“‘雙十一’促銷產生的包裹數是平時的幾百倍、上千倍,快遞公司的人員、車輛的數量不可能為此過多增加,快遞變慢遞,不可避免?!?/p>
靠節吃飯無法長久
“錯過‘雙十一’,還有‘雙十二’。”淘寶網一位賣家提醒記者。原來,淘寶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幾大電商每年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中西節日一路算下來,幾乎每個月都在促銷,只不過規模大小有所區別。而上述淘寶網賣家口中所說的“雙十二”,指的是今年12月12日,百年一遇,到時候電商還有規模不小的促銷活動。此前,2011年11月11的“世紀光棍節”就被電商用來打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促銷大戰。
每到節日,消費者的錢包就“瘦身”,而不少消費者,也有些“消費疲勞”。微博上,網友“千島寒流”表示:“受不了了,一到節日就促銷。難道平時價格都是虛高嗎?”還有網友“魚刺”大呼:“每到節日就被電商綁架,好像非得花錢才舒服。電商都是靠節吃飯的嗎?”
行業專家認為,電商頻繁利用節日促銷,甚至“造節促銷”,確實有利于增加銷售額。但同時,由于有虛假促銷的情況發生,節日促銷也遭遇了不信任危機。另外,從產業鏈角度上,電商動輒“全網最低”的價格也給供貨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電商行業獨立分析師李成東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已呈現出虛假繁榮的苗頭,不計成本、不考慮盈利的價格戰,將令電商行業的競爭陷入非理性的失控狀態,不僅會沖擊電商本身的財務安全,也會影響供應商的利益。沒有了利潤保障,電商就難以保障持續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
看來,靠節吃飯不是電商的長久之計,電商與其“造節促銷,靠節吃飯”,倒不如扎扎實實地提升服務和產品質量,并與供貨商、服務商形成一條共贏的產業鏈條,讓消費者天天都能買到便宜實惠的商品。(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