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清點日前傳出有文物遺失,該院院長馮明珠日前表示,確實有5件器物類文物附件、殘件未現,但對原件價值無損,原件完好無缺。詳細報告近期會在網上公布。
馮明珠在25日的記者會上介紹稱,此次文物清點從2008年10月開始,至2012年4月結束。長達3年半的盤點結果顯示,臺北故宮文物總數量與1990年文物清點數量完全相符,但有5件器物類文物的附件、殘件未現。
據馮明珠介紹,目前清查未現的文物配件包括"清銅鍍金內填琺瑯琵琶式懷表"長約4厘米的鑰匙、"青玉八卦水丞"長約7厘米的銅小匙、"青玉刻花爐"的各長約2厘米的3片殘片、"仿古玉圓璧"長約0.5厘米的殘片、"三鑲玉如意"的3嵌件。
對于文物附件、殘件遺失,馮明珠在說明時并未明確使用"不見"的用語,而是說"殘件未現"。她說,"云深不知處",可能在過去臺北故宮"改箱為柜"計劃實行時,文物的附件或殘件藏在某個箱子內而尚未找到。
馮明珠說,去年盤點結束后,盤點單位已向前任院長周功鑫及院指導委員會報告。由于相關人員多已退休,指導委員會沒做立即懲處處分。目前處分案正在研擬中。
據悉,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前曾于1954年和1990年完成兩次文物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