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素質的大學教育也是吸引投資定居者的關鍵因素。李瓊攝
把握政策“末班車”對于成功移民定居至關重要從本期起我們為讀者梳理亞洲、北美、大洋洲三大熱點區域的移民政策變革之路
移民行業有一個規律:當一項移民政策出臺后,總是少數人先試水,隨著成功者嘗到甜頭后,更多人蜂擁而至,于是這項移民政策不得不提高門檻,甚至關閉。在移民行業,“末班車”的故事經常發生,如何把握好“末班車”的機會?從本期開始,我們將介紹亞洲、北美、大洋洲三個區域的移民定居政策變革之路。
本期的重點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新加坡。移民定居政策的改變無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提高門檻,比如提高投資額度等,另一種是關閉移民定居。就亞洲地區而言,提高門檻的案例有新加坡,關閉移民定居的案例有中國澳門地區。這兩者都給投資移民的申請者帶來一些借鑒意義,那就是把握住政策“末班車”,對于成功移民至關重要。
投資定居門檻雖提高
今年申請人仍大增五成
2003年中國香港的經濟大環境和樓市處于低迷狀態,基于振興經濟需要,2003年10月27日香港特區政府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投資定居),投資人無需在香港開設、經營任何生意,只需投資不少于650萬港元于房地產或金融資產等指定的投資類別,即可獲得定居。此舉為香港帶來兩面性的影響:一方面,流入的資金大大刺激了香港經濟;但另一方面此政策涉及到允許投資香港房產的做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令香港高端房產的價格持續上漲。
2010年10月14日,香港特區政府突然宣布將房地產剔出獲許投資資產類別,并將投資門檻從650萬港元提高至1000萬港元。但香港憑借著語言、文化及投資環境穩健以及香港身份便利等優勢,申請人的辦理熱情并未由此而消退,政策調整后申請現象依然有增無減。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10年來申請香港投資定居的家庭達29604個,其中中國內地居民25906個;已獲批20020個,其中中國內地居民17488個。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最新數據,2013年上半年,申請人數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近50%,申請火爆。僅2013年一季度,新申請人數迅速達到近1700個。
適逢政策檢討期
預測10月出臺新政策
2013年正好是香港投資定居政策十周年,加上正逢3年一次的政策檢討期,業內預測特區政府將在今年10月上旬調整政策,屆時投資門檻將相應變動。
景鴻移民總經理陸柳絲女士表示,香港政府會全面檢討投資定居計劃帶來的各方面影響,進而對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此舉可能牽涉到調整投資門檻、投資產品種類以及運作模式等。她認為,根據過往的經驗,特區政府并不會對政策調整作出預告,新政一旦宣布將會在次日執行。上任不久的特區政府會否由于各種新問題和輿論壓力,其移民門檻會否再次提高?暫時難以定論。
僑外移民廣州分公司總經理丁浩宇分析,如果政策有變化,可能不僅僅是業內預測的香港投資定居投資金額大幅上漲到1500萬港元至2000萬港元,還有可能對中國內地居民獲取第三國身份的方式進行檢討,甚至實行配額限制。
和中移民專家也持相近的觀點,認為香港有可能在2013年10月召開的2013年《施政報告》出臺香港投資定居新政策,新政策的可能性為兩種:一種為漲價(1000萬港元或將升至2000萬港元),另一種為第三國身份可能會提出居住要求或限制(如至少需登陸過永居國家或有居住歷史)。即使10月不宣布新政策,明年1月肯定也會公布新政策消息。
如遇投資門檻過高
還可走“人才計劃”途徑
赴香港定居有三大途徑,除投資外,還有“香港優才計劃”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如果香港投資定居的門檻提高,一部分申請者可以考慮另兩項計劃。
景鴻移民陸柳絲認為,如果希望不用投資款就可以拿到香港身份,首推的項目就是“香港優才計劃”,申請人并不需要在來港之前先獲得企業的雇用,坊間傳言只有郎朗、章子怡這類明星才夠格申請通過,這是不正確。只要專業、領域對口,同樣有很大的機會能申請通過。
另外,不用投資款就能移居的另一個途徑就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香港有雇主去聘用內地人才,比如是藝術人士,只要你的背景能夠讓香港企業聘用你,由雇主申請,一般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批下來,這也不用投資就可以拿到香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