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已經把洗碗的任務交給外包商了。”在這個洗碗工“紅遍”香港的歲末,香港翠湖海鮮飯店董事總經理佘錦輝感嘆“輕松了很多”。
這樣的外包代價不菲——每月超過5萬港元??梢?,近日廣為外界關注的“香港洗碗包場:48000港元/月”并非個案。
洗碗工的“逆襲”折射的是香港整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用工荒”,本土供給不夠以及年輕人的眼高手低導致餐飲業等服務行業面臨熟練工的求大于供。事實上,目前一些建筑行業的高薪技術工人的日薪已經接近2000港元,比起洗碗工毫不遜色。
根據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的預計,2018年,香港勞動力市場的老齡化程度將繼續增加,55歲下勞動力的比例將出現下降。
求助洗碗機
在熙熙攘攘的香港銅鑼灣旺區,擠滿了拎著大包小包的游客,不少各國風情的餐廳也自然選址于此,在游客挑選著貼在門口琳瑯滿目的食物圖片時,另一些字眼吸引了游客們的眼球,“洗碗包場:48000港元/月”。這些海報也在網上迅速走紅,不少香港普通打工仔,甚至包括金融界精英,都紛紛萌發“跳槽”的想法。
“去年一年洗碗部的工資升了一倍,時薪50港元都未必能請到人,有聽說洗碗工的薪水漲到每月2萬多港元。”佘錦輝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抱怨,兩年前他已經開始發現人工成本不斷升高,目前人工成本已經占到總成本的近一半,也讓他的生意越來越難經營。
佘錦輝說,過去他聘請了5名洗碗工人,但因為流失率較高令管理工作非常復雜,他索性用每月超過5萬港元的價格聘請了外包商,現在只有3名工人負責洗碗,但相對也容易管理許多。目前,越來越多的本地餐廳選擇了這種方式,比如那則著名廣告上所說。
無論4.8萬港元還是5萬港元,都是一個包場的概念,即這個月內就整個餐廳的洗碗工作量給出的打包價。由于一般會有數名洗碗工參與,因此上述高價并非單人月薪。以佘錦輝所在餐廳的案例看,5萬港元/月的包場價格由三人完成,每人月薪實為1.6萬港元左右。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薪水也就是香港就業市場的中等水平。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12年香港30~39歲男性和女性就業人士的月薪中位數分別為1.6萬和1.5萬港元。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香港目前餐飲從業人員有26萬人,但目前業界存在空缺近3萬個職位,其中有60%是洗碗、清潔等工作。為了順利聘請到洗碗工人,不少餐廳選擇了增加工資水平,而洗碗工的工資更是水漲船高,由1年前的四位數,瞬間跳到五位數的水平。
機械自動化,是很多餐飲業商家都未必在開店時就愿意做的事情,香港午餐飯盒供應商“新5餐”行政總裁梅子安向本報記者表示,2011年,公司已經預見人工成本或將持續上升,所以決定購買大型自動化洗碗機,“盡管前期投入非常高,但是只需要請兩個人可以完全在短時間內處理5000份碗碟,并且可以做到24小時不停歇工作。”梅子安說,但他未透露自動化設備的投入金額。
黃家和建議,要解決目前餐飲業的“用工荒”局面,只能通過兩方面,一方面是機械自動化,使用洗碗機等高科技產品,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高工資吸引人才,或聘請兼職,讓更多人進入這個行業,不過市場的承受能力有限,目前市場最多可以承受每月2萬港元的水平,但再加上去,也未必能真正吸引到勞動人口從事這項工作,而這種低端勞動市場勞工短缺的趨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