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看好中國的新未來
(新華社記者傅云威 康逸 呂冬)
2013年《財富》全球論壇6日在成都開幕,主題定為“中國的新未來”。作為高規格的全球性財經論壇之一,每屆《財富》全球論壇總會挑選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方”作為主辦地。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論壇花落成都的“風向標”含義在于:世界看好中國的新未來。
多位重量級與會嘉賓認為,“中國的新未來”與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個是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質變;另一個是中西部內陸地區的快速發展。這兩者以其極大的深度和廣度,構成今后中國經濟社會賴以持續、均衡發展的重要支點。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不在于速度,而在于質量。他認為,盡管近期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卻有令人鼓舞的跡象:中國決策者規劃的新經濟模式更注重創新和效率,重視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有意讓服務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時兼顧人口老齡化和環境問題,這會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對全球經濟是利好消息。
就中國產業升級的新特點,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主任夏偉指出,在積累資本之后,中國企業希望在產業鏈上更上一層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嘗試海外投資時,不再一味關注資源要素,而更加重視品牌和信息系統等。中國正由過去的全球制造中心演變為投資中心。除經濟領域質變外,中國發展潛力還集中體現在西部內陸地區的新發展。這顯然有利于推進城鎮化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關于中國西部,《財富》雜志總編輯蘇安迪表示,中國西部發展是一種內生增長,城鎮化、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均在西部發展中得到很好體現。
如果說經濟轉型、內生增長、城鎮化等正在醞釀或已經發生的新氣象代表了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那么西部發展無疑為這些變化新提供了足夠大的施展舞臺,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預留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