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前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告訴新華社記者,美國的發展經驗表明,協調平衡發展的區域經濟是保證國家整體經濟持久繁榮的關鍵。如果中國僅在沿海地區集中發展,永遠不能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中國政府決定推動中西部發展是非常好的思路,它解決了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挑戰,而成都則能對整個中國市場起到連接作用,”他說。
夏偉說,中國制造業由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等內陸地區轉移,其邏輯是尋找低成本的勞動力,但這個過程客觀上有助于發展內陸地區經濟。
外界看好中國新未來的觀點并非空穴來風。除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仍然明顯領先全球外,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連續6年超過東部。去年,西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擴大,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總額和占全國總量比重連年上升。
評價中國經濟上述量增和質變時,保爾森告訴記者,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崛起為國際經濟的領軍者,中國經濟升級轉型、持續發展,有利于全球經濟復蘇。
應當看到,中國的新未來維系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新構想,寄托于中國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新實踐;中國的新未來承載著中外共贏、創造財富、分享繁榮的新互動。這些正是吸引《財富》全球論壇再次來到中國的魅力所在。
誠如成都市長葛紅林所言,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就是中國的一個新未來,通過《財富》全球論壇作為展示平臺,既讓與會者更多感受成都、中國西部發展活力,也將給成都、給中國西部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參與采訪記者:樊宇、謝鵬、黃繼匯、劉莉、楊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