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名劇、看名家,品傳統、獵新奇,最具東西方文化特色、來自全球14個優秀文藝團體、25場精品演出,將于9-11月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上呈現。廣州藝術節自去年成功創辦以來,今為第二屆。作為主會場的廣州大劇院堅持花重金以最高演出規格為市民呈現文化盛宴,向世界呈現歷史名城的兼容并蓄、煥發國際都市文化魅力。
活躍文藝舞臺 促文化名城建設
2012年廣州藝術節將通過國內外舞臺藝術精品展演,普及高雅藝術、弘揚嶺南文化、推動新型城市化發展和文化名城建設。作為本屆藝術節的主會場,廣州大劇院將延續了上一屆藝術節9臺12場演出的盛況,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演出種類囊括了歌劇、戲劇、音樂、舞蹈等多個藝術門類,突出國際性、本土性及原創性,同時也是廣州大劇院追求的藝術宗旨。例如,廣州大劇院的年度歌劇《蝴蝶夫人》由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英國國家歌劇院、立陶宛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共同制作,有中國“百戲之母”之稱的昆曲《牡丹亭》和《玉簪記》,以及反映廣州老西關歷史故事的舞劇《三家巷》等等。演出陣容較去年相比更加強大、內容更加豐富,一些演出是國內甚至是亞洲首演,真正活躍了廣州的文化舞臺。作為國際舞臺,廣州大劇院立足珠三角,合作港澳臺,攜手東南亞,面向全世界,將堅持把每年一度的藝術節繼續舉辦下去,成為廣州一張具有國際影響力文化名片。
引進來走出去 搭文化交流平臺
本屆藝術節,廣州大劇院包攬了絕大多數的國際類演出,同時也安排了多場具有本土色彩的演出,推廣民族藝術精髓。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西班牙、立陶宛等多個國家和粵港澳臺等多個地區的藝術團體,將在廣州大劇院這個多元的舞臺上展現各自的文化。例如,阿什肯納齊與悉尼交響樂團《貝多芬與肖斯塔科維奇之夜》交響音樂會、李飚與柏林愛樂打擊樂重奏組音樂會、法國圣馬可童聲合唱團《放牛班的春天》演唱會,還有來自香港的話劇精品《最后的晚餐》、澳門舞蹈團《生命之歌》、臺北愛樂管弦樂團《島嶼的鉆石》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在這里匯聚,通過各種藝術表演和活動交流碰撞,迸發新的火花,煥發出新的生機。
開業兩年多來,廣州大劇院已成功舉辦了600余場演出,其中國際A類演出到達60%以上,而每年9-11月的藝術節更是劇院保留項目,目前已成為劇院的一個鮮明品牌。廣州大劇院在項目開發、節目資源、藝術普及教育等方面與國際一流劇院及團體達成了合作關系,有利于彼此信息互動、資源共享,促進文化交流的同時在全球范圍內樹立廣州大劇院的品牌。
藝術普及活動 拉近文化生活距離
一場持續2個月的藝術狂歡,除了精彩紛呈的演出節目,廣州大劇院將通過精彩演出及藝術交流活動拉近市民與藝術的距離。不論臺上臺下、幕前還是幕后,廣州大劇院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十余場藝術普及活動和網絡活動,包括專家藝術講座、大師班、公開彩排等。本屆藝術節首次推出歌劇活動周,“我和蝴蝶夫人有個約會系列活動”邀請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舉辦聲樂大師班,指導歌劇演唱技巧;同時還安排了連續3天歌劇講座,專業樂評家劉雪楓與市民分享了歌劇和作曲家的故事,普及推廣了歌劇這種藝術形式。
另外,墨西哥抽象大師馬努埃爾?菲爾蓋雷思藝術展覽、話劇劇本研讀會、舞蹈和戲劇的講座及彩排等活動都將陸續奉上,市民可以通過微博、電話報名參與其中,讓藝術真正融入生活,真正把藝術節打造成“人民的節日”。(記者 李文芳 通訊員 何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