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買力“拯救”西方經濟?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旅游系教授樓嘉軍認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中國消費者旺盛的購買力對世界經濟正發揮著獨特的“正向影響力”,在美國、歐洲等境外市場發揮了拉動經濟、解決就業的能量。
中國游客的消費正在幫助很多國家的零售商渡過難關。英國倫敦的零售商報告說,為吸引中國游客,很多商店正在努力迎合中國游客的需求,雇傭說中文普通話的員工,向中國游客發放VIP通行證使其享受折扣優惠等。哈羅德百貨商店表示,在安裝支持銀聯卡的讀卡器后,對中國顧客的銷售提高了40%。
今年國慶帶隊去美國的上海中旅國際旅行社出境部領隊馬莉說:“就在三四年前,美國的大多數奢侈品店還沒有會講中文的服務員,如今各家店都有專門針對中國客人的導購員。商店還為中國游客發放優惠券,很多地方掛著歡迎使用銀聯卡的招牌,有的商店的門童還會講中文。自從金融危機之后,歐美國家對中國客人都特別熱情周到,中國消費者被認為是拉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p>
由于中國顧客超強的消費能力,英國媒體更基于“英鎊”的概念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北京鎊”。稱“北京鎊”所消費的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預計將占整個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表示,中國人在境外消費的規模效應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被各國政府和學界肯定。美國有些學者統計測算,中國五個“富人”在美國的消費就能解決美國一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