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逼宮北京現大戶型拋售潮 中介:三環內沒啥影響]
[房產稅試點城市房價上漲 新增試點或首選中東部]" />
“房產稅將很快推出”的傳言,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公布戛然而止。三中全會并沒有專門提到房產稅,使用的概念是房地產稅,并且加著3個關鍵詞“立法”、“適時”與“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寫道: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
作為一個綜合概念,房地產稅是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其中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投資方向調節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
此前被熱議的房產稅作為房地產稅中的重要一種,是否應該被納入法律?又將如何確定其征稅對象和范圍?對此依然存在較大爭議。業內專家指出,《決定》中的寥寥數筆,將關鍵詞鎖定在“立法”與“改革”上。立法的過程本身就為房產稅“愈辯愈明”提供了法律基礎;同時,改革也將著眼點放在房地產稅一系列的增減調節和目前稅制的整體調整上。
試點:效果不明顯但仍有積極意義
家住上海市崇明縣的楊先生剛剛買了第三套房。為了方便女兒工作,楊先生以每平方米3.7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套位于浦東張江高科科技園附近的50平方米的房屋。楊先生的另外兩套房屋分別為10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均購于2007年之前。
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慶宣布開始試點房產稅,上海征收對象為本市居民新購房且屬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購房,稅率暫定0.6%;重慶征收對象是獨棟別墅高檔公寓,以及無工作戶口無投資人員所購二套房,稅率為0.5%~1.2%。自2013年1月1日起,重慶高檔住房應稅價格又開始執行新標準,應稅價格起點從2012年的12152元/平方米提高為12779元/平方米,上漲幅度為5.16%。
房產稅的“上海模式”規定,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不超過60平方米的,其新購的住房暫免征收房產稅。稅基暫按應稅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計算繳納,適用稅率暫定為0.6%。對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于當地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暫減為0.4%。計算方法是:上海應稅住房年應納房產稅稅額(元)=新購住房應征稅的面積(建筑面積)×新購住房單價(或核定的計稅價格)×70%×稅率。
像楊先生這樣的三口之家,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已超過60平方米,按照政策,剛剛購置的50平方米房屋需要繳納房產稅。應繳納的稅額為新購住房超出部分即50乘以房屋單價即37000再乘以70%和0.6%的稅率,計算下來,楊先生每年需要支付7770元的房產稅。
上海市崇明縣國家稅務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實踐過程中發現,“房產稅很難壓低房價”,“房產稅成為地方主體稅源還只是一廂情愿”。
“重慶、上海兩地試點征收房產稅已有一段時間,重慶去年只收上一億多元,上海稍高,也只有20多億元。”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盡管房產稅的試點與理想狀態有差距,也沒達到民眾最期待的“平抑房價”效果,但仍然有重要意義。“如果沒有試點,就不會有社會對于房產稅的討論和質疑,也就體現不出對其立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