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北方敦城冰雪未消,寒意猶存。然而在市區內的各個廣場的清晨和傍晚,卻仍然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和著音樂的節拍,踏著輕盈的舞步,群眾自編自演的一場場精彩演出正粉墨登場。秧歌、健身操、太極拳、戲迷演唱等一系列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廣場文化活動,極大地活躍了我市城鄉的文化氣氛,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近年來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敦化市委、市政府舍得眼前利益,追求的是事關民生的長遠目標。把本可用于房地產開發的黃金地段大片土地用于廣場、綠地建設,投資2.25億元在城區新建渤海、文化、健身、八一、保中、龍興等18個1萬平方米以上各具特色的大中型廣場和游園,市民走出家門500米內就能找到一個休閑健身場所。各廣場有健身娛樂型的,有休閑觀賞型的,有憶古紀念型的,充分體現了敦化古往今來厚重的文化底蘊、社會發展和人文景觀。2012年,敦化以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為目標,投資2.8億元,新建和改擴建城市道路9條,敖東大街精品街路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金鼎地下商街主體工程封頂;建成全省縣市規模最大的丹江文體活動中心,實現4個街道文體中心全覆蓋;南湖公園和牡丹江防洪工程啟動建設,濱江公園三期和翰章廣場等3個廣場完成升級改造,新增綠化面積40萬平方米;數字化城市監督指揮平臺投入使用。 農村環境明顯改觀,已修建通村公路143公里,完成6座水庫除險加固任務,解決4.8萬農民飲水安全問題,總投資10.28億元的農村土地整治工程全面鋪開;市財政投入2500萬元,撬動社會資金2.3億元,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圓滿實現“兩年大變樣”目標。
如今,當你走進雁鳴湖鎮腰甸村,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淳樸的鄉村民風,讓人切實感受到了環境衛生整治所帶來的可喜變化。官地鎮楊家屯村在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中,不斷完善村里基礎設施條件,力爭建成全市農村環境整治示范村,讓廣大村民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生活環境。去年,這個村又投資38萬元,建起了1200多延長米的浸塑鋼圍杖。同時,加大對村民文明意識教育,摒棄生活陋習,從每家、每戶、每人做起,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現在走進楊家屯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街道,整齊的圍杖,處處可以感受到環境整治帶來的可喜變化。
許多到敦化的外地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敦化是座適宜居住的文化休閑城市、山水園林城市。優美的生活環境與文化水乳交融,千姿百態的廣場文化活動成為一道引人入勝的城市風景,為敦化增添了無限動感魅力。(記者 陳鳳友 張燁)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