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白宮公布2012年度“青年科學家總統獎”(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獲得者名單,共96人獲獎,其中三人為華人學者。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蔡力榜上有名,其他兩位分別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畢業生。據了解,此前南大已有7人獲此獎,這是第8位南大學子獲此殊榮。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于1996年設立,代表美國政府賦予在獨立從事科研事業初期的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
“科學技術新發現不僅能夠壯大國家經濟,而且能給人以靈感。獲獎者在職業早期就取得了如此杰出成就,相信未來前途無量。”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見獲獎者時表示。
蔡力何許人?緣何獲此殊榮?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南京大學的相關老師。
據了解,蔡力,出生于江蘇南京,1998年起就讀于南京大學,1999年于上海參加“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獲一等獎。同年赴倫敦參加國際英語演講比賽,獲“Best Non-Native Speaker”稱號。本科畢業后赴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攻讀傳播學碩士。2003年畢業后進入北卡拉羅那大學教堂山分校心理學系攻讀博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系副教授。
個性化培養為蔡力量身打造成長路徑
聽聞蔡力獲獎,他本科時的同學、現南大外國語學院教師張翼博士開口就告訴記者:“蔡力獲獎,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太優秀了!人很聰明,很勤奮。”
張翼為何對蔡力有如此高的評價?時間要追溯到1998年。從南京外國語學校保送到南京大學的蔡力具有兩個不為一般同學所具有的特點:英語非常好!發展非常全面!正因為如此,一學期后,就讀于南京大學國際商務系的蔡力破格跳級,進入大二。“這在當時非常少!這得感謝學校的允許。”張翼在與記者交談時,對學校的個性化培養甚為感激。
不光跳級,在三年時間里,蔡力還修完南大外院所規定的本科課程,與此同時,他還在南大商院輔修了一門專業。
幫助蔡力成長的南大個性化培養模式到底是什么?原來南大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率先提出了“三個融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思路。進入新世紀,南大確立了“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未來領軍人物和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并提出 “四個融通“人才培養新理念。緊接著,南大還實施了“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其核心是對所有學生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為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提供渠道,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打好語言基本功、學習國際知識是南大外院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朱剛說:“南大外院學生深造快、成果多,說明南大的培養方案不僅有特色,而且很成功。”
蔡力屢獲殊榮彰顯個性化培養優勢
在個性化培養下,蔡力不光學業出色,還在國際舞臺初露頭角。1999年5月14日,1999年度國際英語演講比賽在英國倫敦降下帷幕。年僅19歲的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二年級學生蔡力獲得非英語國家演講第一名。
圍繞這次國際演講比賽主題“世紀千年,誰是主宰”,蔡力做了精彩的演講和答辯。國際英語聯合會的官員稱贊蔡力的演講“十分精彩,信息量大,想象力極為豐富。”而同年三月蔡力剛剛在上海由中國日報社和上海衛視中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上榮獲冠軍。
作為蔡力英語演講比賽的指導老師之一、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丁言仁回憶說:“蔡力是個好學生!他學得快,上課發言很積極。不僅如此,興趣愛好很廣泛,這對他在演講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很有幫助。”
奪得演講比賽殊榮的蔡力秉持了南大人“謙虛低調”的風格,更加謙虛好學,“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丁言仁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后來,從一位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訪問學者的同事口中得知:蔡力在該校任教的青年教師中業務能力很強,這讓丁教授倍感欣慰。
不獨蔡力,獲得此類殊榮的在南大還有很多。1996年,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三年級學生劉欣在英國本土力克眾多英語國家選手獲得第一名,為首次推派選手參賽的祖國贏得了殊榮。除此之外,在自1996年舉辦至今的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中,有5位冠軍出自南京大學。
南大文化熏陶為蔡力茁壯成長夯實基礎
眾所周知,心理學需要很扎實的理工科知識,要在這一領域出類拔萃非得具有過硬的相關知識積累不可。“上大學時,蔡力不光英語基礎好,而且理工科知識也很好。”張翼進一步分析說,“再加上南大良好的文化氛圍,這些都為蔡力在心理學領域獲獎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現任南京大學研工部副部長的陳靜曾是南大外院分管學工的副書記,她回憶說:“蔡力很陽光,各方面很優秀。”這一方面得益于蔡力的天資,一方面也得助于南大的培養。
不同的大學擁有不同的文化。在“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校訓,“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校風熏陶下,南大人誠懇樸實、堅毅自強的品格,心懷天下、志存高遠的情懷,超越自我、敢于爭先的氣概,腳踏實地、刻苦磨礪的操守。
不同的校園浸潤著不同的文化。在南大校園,始終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和獨特內涵。比如,據陳靜副書記介紹,當時南大外院創辦了一個在學校很有影響的“品牌”——“外語周”。作為課外活動,“外語周”十多年來從不間斷,既有戲劇表演、電影賞析,也有與所學專業息息相關的各國歷史文化人文風俗方面的面對面交流,這有力地豐富了南大校園文化,同時還擴大了外院學生的知識面。
正是有了南大文化的熏陶,如今致力于科學研究的蔡力更是游刃有余,茁長成長,在大洋彼岸以優異成績實踐了南大學生“今日我以南大為榮,明日南大以我為榮”的莊嚴承諾。(通訊員 張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