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注冊章有區別嗎?”記者弄不清這其中的奧秘。
“我不知道,別問我,我什么都不知道。”男孩說。
接過錢和照片,男孩迅速跑遠。記者悄悄跟上去,發現他繞遠路走了兩圈后,走進了離出站口不到100米的一棟6層居民樓。
十分鐘左右,男孩回來了,手里拿著“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證。
記者正要去拿,男孩卻變卦了:“50不行,70才給。”
“為什么?”記者詫異。
“學生證不掙錢,不能要這么低。”他指著辦好的證,接著說:“姐,你也是識貨的人。看看證上的水印,看看這鋼印,看看大紅印,看看吧。等你看到真的就知道我們老板的厲害了,這就是真的!”
記者執意不肯:“已經講好的價錢,為什么又坐地起價?”因為靠近地鐵口,記者作勢要進入地鐵。
男孩生氣了:“姐,你敞亮點行嗎?你以為進了地鐵我就抓不住你了嗎?你信不信,我不用錢就可以坐地鐵。”
撂下話,他真的和一位地鐵工作人員熟絡地聊起天來。
記者試圖和男孩聊些別的問題:“你們每天賣出的證件多嗎?”
“多。這些證都是做好的。一貼照片,鋼印、紅印一砸,就是一個。”男孩說。
“那不怕警察抓嗎?”
“抓?怎么抓?我住在八大處,老板也不住這里,叫你們過來就是交貨,警察抓的著嗎?實話告訴你們,老板就是雇我們當跑腿,老板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男孩有點兒不耐煩了。
“再說,就是警察抓了我,最多教育教育,我又沒到蹲號子(監獄)的年齡。”男孩顯得很有經驗。
“你們每天賣出的什么證件最多?”記者又問。
“健康證。現在來打工的多,好些單位要健康證,有證就有工作。”男孩想了一下。
忽然,他警惕起來:“姐,你們是來查戶口的嗎?怎么這么難纏?”
這時,從地鐵站邊賣香煙的商店里走出一個小伙子,同樣東北口音:“這倆姐這么不敞亮,要不來商店里說道說道?”
記者趕快把錢遞到男孩手中,男孩瞪著眼睛,把證件送過來:“早干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