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稱PM2.5呈下降趨勢 結論源自科研機構文獻
本報訊(記者王碩)“十多年來,隨著PM10濃度的下降,PM2.5也呈下降趨勢。”昨天,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及專家向媒體解析了北京市PM2.5的來源、現狀以及減排方法。專家呼吁,治理PM2.5將是一場“人民戰爭”和持久戰,人人都應該為減排盡力。
據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介紹,PM2.5是PM10的一部分,有關研究和監測結果表明,北京PM2.5占PM10的比重通常在50%~60%,即100微克的PM10中,約有50~60微克是PM2.5。如遇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該比例會更高。因此,實際上在治理PM10的同時,PM2.5也相應降低。
于建華表示,雖然十年前環保局還未開展PM2.5的常規性監測,但早有一些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北京開始了PM2.5的研究性監測。環保局對這些機構公開發表的科研文獻進行了整理:北京市2000年PM2.5年均濃度為100~110微克/立方米,2005年降至80~90微克/立方米,2010年為70~80微克/立方米。這一結果表明,十多年來,北京PM2.5濃度呈下降趨勢。
市環保局表示,治理PM2.5將是一場“人民戰爭”和持久戰。PM2.5治理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公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機動車出行、餐飲油煙、噴涂噴漆裝修等,這些都與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每個人不僅是PM2.5治理的監督者,而且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為降低PM2.5各盡一份心力。
有關研究表明,北京PM2.5約60%來源于燃煤、機動車燃油、工業使用燃料等燃燒過程,23%來源于揚塵,17%來源于溶劑使用及其他。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