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網速"蝸牛爬"再惹熱議 "提速降費"更待何時?
“蝸牛爬”引業內熱議尋真解
電信專家、中科院研究員侯自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影響用戶網速的因素紛繁復雜,僅從內容傳播路徑上看,其速度就受骨干網、接入網、網絡服務器、內容源等影響。
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表示,目前大陸網速不給力的原因有四點:一是在技術上,中國寬帶市場的接入方式與技術以ADSL為主,而其他寬帶速率高的國家基本上是以光纖接入為主。二是在用戶規模上,中國互聯網用戶基數大,截至2011年末,我國家庭電腦上網寬帶網民規模為3.92億,占家庭電腦上網網民比例為98.9%,其他國家的用戶規模有的甚至只有幾千萬。三是在網絡改造上,近4億的用戶網絡改造成本大且周期長。四是在市場競爭方面,互聯網國際出口仍集中掌握在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兩大集團手中,非電信系寬帶運營商呈現數量多、規模小等特點。
而韓國專欄作家金宰賢在《中國網速為何這么慢?》一文中則將問題直指中國電信市場壟斷。他認為,中國網速慢的最大原因是缺乏有效競爭,中國互聯網接入市場幾乎被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大運營商瓜分,兩者分別在南方和北方享受地域壟斷優勢。
事實上,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2011年確實因寬帶問題受到國家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也一度將市場對于寬帶接入的改革呼聲掀到高潮。
可不少業內人士坦言,想要立即擺脫中國網速目前的“蝸牛爬”現象,也并非輕而易舉。
“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寬帶發展速度快,固然有市場競爭因素,但世界上很多電信市場開放程度高的國家也并沒有取得上述國家的網速水平。”國內電信評論員、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表示,加快提升網速的重要推動力還來自于國家戰略和政府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