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解決柜員機取錢忘取卡出新招:先退卡后吐錢
有銀行率先“與國際接軌”,改變傳統取款方式。
市民到銀行自動柜員機上取錢,非常習慣的方式是:插卡-輸入-拿錢-退卡-結束。不過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市內銀行網點時發現,光大銀行已率先悄然改變這種傳統的方式,將取款順序調整為“先退卡后吐錢”。
記者在天河一家光大銀行柜員機(ATM)上進行體驗取款,在插卡輸入取款金額后,點擊“確認”,屏幕上便出現“是否仍需其他操作”的字樣。按“否”后,ATM機便會提示先取卡再取款。當記者將插入的銀行卡拿走,要取的現金才從出鈔口吐出。記者發現,每個操作步驟都會在屏幕中央出現醒目的操作提示,如“本機將先出卡,再出鈔,請注意操作提示”、“取款后繼續交易”、“卡已退出,請取卡,現金稍后提供”等字樣,期間伴隨著清晰的語音提示。
光大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的操作方法是在光大銀行進行系統升級后推出的,去年8月該行先在西安、海口、成都、北京四地進行試點,8月29日系統調整后全國鋪開,如今廣州市光大銀行所有的ATM機都已更新完畢,全部采取這樣新的取款模式。該人士表示,系統升級后,并不會增加操作步驟,持卡人在取完錢后還能選擇繼續進行其他交易,如查詢、轉賬等。而最重要的是,強制先取卡可以大幅度降低吞卡量,避免持卡人因忘記取卡而造成資金損失。
有銀行人士表示,一般取款后,柜員機都會給出提示是要繼續操作還是退卡,如果持卡人沒有任何操作,柜員機通常會在最長1分鐘內吞卡以防風險。像光大銀行在改變取款順序后,如果持卡人因疏忽未能及時領走卡片或鈔票,設備將在40秒內吞卡、15秒內“吞錢”。萬一被吞卡或錢,或者出現取了卡錢沒出來被扣款的情況,都可與銀行聯系,在規定工作日內領回。
銀行人士表示,“先退卡再出鈔”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使用方法,但在中國銀行業中采用不多,目前只有很少數的銀行這么做。那么,對于早已習慣“先取錢后取卡”的市民來說,這樣的調整會否帶來不便呢?
剛從光大銀行柜員機上取完錢的陳先生告訴記者,更換后的操作流程設計人性化,流程簡單,語音提醒也很清晰,這樣確實能降低忘記取卡的風險。在天河區科技園上班的葉先生則表示,最開始時并不適應這樣的流程,他擔心“馬大哈”可能出現取卡走人、把錢落在柜員機上的情況,而且被取走的是現金,風險更大。
對此,銀行人士表示,一般單次取款有限額,最多5000元,這也相當于封頂了“風險”。相對而言,忘卡比忘錢的危險性更大,所以很難評判哪種方式更好,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持卡人在取款時還得打醒精神,高度注意。
鏈接
廣州其他銀行:
方式較為可行推廣需要時間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城中采用“先退卡后吐錢”方式的柜員機似乎還只有光大銀行一家,記者咨詢市內其他銀行,暫未聽聞有跟進計劃,不過一些銀行人士就此評價說,這種做法的確能更大程度降低銀行卡資金盜取風險,較為可行,但由于涉及到銀行內部系統的升級改造,要全面推廣估計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如何避免ATM機吞卡
一要確認所持卡片的磁條是否損壞、卡片有無超過有效期;二是交易完畢后及時取卡,忘記取卡30秒鐘后ATM機將自動吞卡以防被別人拾取;三是一旦發生吞卡,要注意保管好吞卡后ATM機打印的憑條,攜帶個人有效證件及時到所屬銀行網點領回卡片,并更改取款密碼。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