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北展舉辦的商業性演出“綱絲節”上,郭德綱與于謙搭檔表演的相聲新作《吊絲青年》被發現段子幾乎全部來自于網絡。郭德綱隨后發表了致歉微博,但由于缺乏具體的致歉對象,并隨即拉黑原作者,從而引發了段子作者們的集體不滿。16日,郭德綱發布新微博稱,《吊絲青年》已經完成2.0版本,其中摘除了所有微博相關笑話,并將于10月3日在北展劇場的演出中上演,并承諾稱“如有侵權歡迎要錢。”
新作 被發現嚴重抄襲
12日,為慶祝德云社復演三周年的“綱絲節”在北展劇場售票開演,郭德綱與于謙攜手出演新作《吊絲青年》,錄像公布于網站。隨后,網絡著名段子寫手“劍神葡萄”(原名李瑞)發現《吊絲青年》中的部分段子摘自自己發布于微博的原創笑話,并進而發現《吊絲青年》中所有的段子都摘自微博上原創或編譯的新段子。經整理發現,20多分鐘的《吊絲青年》幾乎原封不動抄襲微博段子達13處之多,抄襲比例超過80%。
與以往多數相聲演員抄襲網上較為分散,不容易找到出處的段子不同的是,《吊絲青年》中所用笑話絕大多數來自于專門搜集原創段子的“英式沒品笑話百科”,且都能找到原創作者。因此,郭德綱新作抄襲微博段子的信息發布后,迅速在網上形成爭議熱潮。
隨后,郭德綱通過微博回應“抄襲”一事,他表示笑話來源于熱心觀眾打印好的素材,知情后“鄭重道歉”;并表示自己將創作《吊絲青年》2.0版,所有涉及的笑話都將全部摘除一字不用。由于《吊絲青年》中所有笑話都有明確來源,郭德綱發布的道歉聲明卻無具名,并立刻拉黑原作者之一的“劍神葡萄”,被大量圍觀網友指責“道歉沒誠意”。
道歉 暗示段子寫手“碰瓷”
郭德綱道歉申明發布后,不少“綱絲”認為相聲本來就來自于生活,從網上摘錄段子無可厚非,并繼續圍攻被抄襲者“劍神葡萄”、“沒品英式笑話百科”;致歉微博后,郭德綱繼續發布微博,用打油詩的方式回應質疑者,并用“吠”、“浪”、“犬”、“賤”等詞語隱射質疑者,郭德綱面對“無可指責的抄襲事實”卻采用這種態度,不少網友表示“很失望”。
隨后,著名作家馬伯庸、編劇寧財神也發布微博力撐原創作者。馬伯庸認為,“網上的段子找不到原作者情有可原,但作者主動出來了,認了便是。現在大部分段子都出自微博,查證很容易。”寧財神也表示,應該“保護版權,知錯就改”。
隨后,郭德綱發布微博稱,《吊絲青年》2.0版已經完成,并將于10月3日在北展劇場上演,并表示,“如有侵權歡迎要錢。”郭德綱再次發布“道歉”“邀請”信息時,稱可以和網絡高人合作,“名利均可實現,但切勿罵人后碰瓷”(注:碰瓷,原屬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機取巧,敲詐勒索的行為。),“碰瓷說”引發被抄襲者及大量網友的不滿。
郭德綱同時表示,誠意邀請段子高手們合作,并稱“名利均可實現。”但“沒品英式笑話百科”、“劍神葡萄”及其他被抄襲者都表示,事情曝光后,郭德綱及德云社并未聯絡自己;其中微博用戶“英式沒品笑話百科”表示,段子被抄襲屢有發生,此次寫手們打算聯合維護自己的權利;大家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引用時注明出處,尊重原創者的版權;但郭德綱將《吊絲青年》用于商演,道歉又含沙射影;段子寫手們并沒有想過因此“獲得名利”,只是希望能夠得到創作者應有的尊重;倘若有賠償,款項也將會捐獻用以公益事業。
律師:段子寫手可要求郭德綱賠償
由于網絡資訊的豐富和發達,越來越多人從互聯網的素材中尋找靈感和素材,也因此引發不小爭議。此前,周立波被抨擊大量引用網絡段子,郭德綱也曾經被網友指責抄襲,此前奧運冠軍小胖因轉載他人微博段子并不署原作者名引發網友不滿……相聲作為一門大眾藝術,不少創作素材來自于生活,如何界定侵權與否?如何避免陷入“抄襲”、“侵權”的境地呢?
記者采訪了專門從事影視文化版權研究的胡堯律師,他表示,按照“劍神葡萄”和“英式沒品笑話百科”提供的資料,倘若郭德綱拿不出《吊絲青年》創作時間早于微博發布時間的證據,那基本上可以確定為侵權。他表示,相聲作為獨立的作品,創作來源于生活,微博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無可厚非,但像《吊絲青年》這樣幾乎原封不動的照搬,確實沒有理由為自己開脫。為避免今后繼續出現這種情況,相聲演員在表演時盡量要有原創的內容,即便笑話的“梗”是一樣的,也有采用自己原創的語言體系和表達方式;不管被侵權的內容是否用于商業,都構成了侵權;而商業收入,可以作為“侵權賠償”的參考;段子寫手們可以拿出相關依據要求郭德綱予以賠償;創作者今后在創作過程中,應當事先獲得原創者的授權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