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女性、小孩少吃雞翅,都是激素”
謠言重現:
“雞肉含激素,雞翅、雞爪等部位激素、抗生素含量最高!現代的飼養雞激素、抗生素含量都非常高,小孩一定要少吃。此外,雞翅、雞脖子等部位是注射激素或抗生素的位置,再加上女性荷爾蒙的影響,愛吃雞翅、雞爪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宮癌!”
解“毒”:
“激素雞”的相關謠言在近年來可謂是幾起幾落,最先曝出的莫過“蜘蛛雞”的謠言。謠言稱,“某知名快餐店養殖場為提高產出,使用激素催生六個翅膀、六條腿的雞,恐怖似蜘蛛。”今年十月,某女藝人發微博稱女性愛吃雞翅易致子宮癌;十一月,上述快餐店繼續“中槍”,有媒體“爆料”該快餐店使用的雞為45天即出欄的“激素速成雞”,雞飼料能“毒死蒼蠅”。
這組謠言中,激素與抗生素讓雞反復“躺中”的兩顆“子彈”,我們分別剖析看看。首先,雞是否需要激素催?實際上,肉雞四十多天出欄在世界上屬于正常水平,肉雞需要半年才能出欄早已成為歷史,肉雞的出欄時間大部分在42天到48天之間。而其中的原因并非激素所致,而是育種。農業部家禽研究所監督檢測中心(揚州)高玉時主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完全是育種的結果,從幾萬只雞中選擇一只留種,長期積累,才有了現在的生長速度。”他表示,生長速度較快的白羽肉雞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在口味上肯定是與傳統的家養土雞口味有所不同,但這僅僅是口味的選擇問題,并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有如此高效的生長性能,激素已經變得沒有必要了。此外,激素甚至會對雞的心血管、肝臟等機能產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
而就抗生素的問題,農業部明確家禽飼養上對獸藥的使用有嚴格的規范,少數的不良從業者沒有按照農業部的要求使用,會有少量抗生素殘留的情況,但是從每年在農貿市場的抽樣結果來看,比例是非常小的。美國普度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對此表示,世界各國對于養殖中允許使用的抗生素、用量、用法,都會各有規范。符合規范的使用,對健康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人們關注的是否“濫用”,只能由監管來解決。此外,抗生素也并不便宜,“過度濫用”也不見得能為雞農賺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