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蔡繼明 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那是一個集中消費,是一個井噴式的消費,平時的消費就少了 所以這是不可持續的一種對旅游資源掠奪式的開發,這就是我們分析的黃金周它的弊大于利,得出來這樣的結論。
音樂加照片
解說:2012年的11月25日,重慶南坪28歲的黃楊花了32天時間,帶著母親游歷了東南亞八個國家。
電話采訪:黃楊:黃金周到處地方都擁擠,我就是想找人少的地方好好享受,而且現在也是比較淡季,人多了你玩就沒心情
解說:不過對在一家國有煤礦工作的黃楊來說,要攢夠這三十多天假并不容易。
電話采訪:黃楊:元旦節、春節、五一節、端午節這些,反正法定節假日,中秋節、國慶節都沒有休假,今年一天假都沒休。#從2012年我可能積累了一年的假期一直沒休,加上自己的年休假這樣湊了32天
解說:對于上班族來說,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重慶黃先生一樣能一次休假三十多天,所以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小長假大黃金周。當旅游達人“deeryi-蝶翼” 在自己的微博上貼了一張“2013年放假和休假”的表格,迅速引起轉發狂潮。在這張“2013年放假表和休假表”上看到,清明節放假是2013年4月4日至6日,如果節前三天休假,就能將此前的3月30日-31日這個雙休日囊括進來,串成“2+3+3”的8天長假。按此類推,每個小長假都能挪出一個黃金周來。
同期:魏翔 中國閑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挪假是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的###挪是一個悲摧的表現,用悲摧喚起一些人的覺醒,我們能不能哪一天不再挪也能夠快樂點的去生活?
主持人:
長假其實本來不是錯,就是大家應該享受的權利,可過于集中的長假卻大大減少了大家可以自主選擇的機會,也大大降低了大家的假期質量。這么多年來,我們的假期一直是被“計劃”、被“安排”的。而現在公眾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這種被“計劃”、被“安排”的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有自主選擇假期的權力。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假期的制定,是不是能更多元,給大家更多選擇的空間呢?
短片三:
現場:蔡繼明接媒體采訪電話
現在這次國務院有關2013年放假的通知里面,特別是對元旦放假的調休引起了社會一些公眾的不同意見,主要就是挪用雙休日可能不是太理想(聲音減弱)……
解說:自從國務院發布2013年節假日安排通知以來,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說,他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電話,有媒體采訪的,也有民眾提意見的。因為今年的假期很多都是用周末拼出來的,無論是放假時間還是上班時間都讓人出乎意料也并不合情理,一時讓大家摸不著頭腦。
同期:蔡繼明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
具體雙休日怎么調,這個他沒有公布任何規則,特別是大家還有印象,2010年10月份那一個月是中秋節和國慶節湊在了一起,很接近,所以他們試圖要避免連續工作過長,或者休息時間過長,所以把本來可以湊在一起的休息日或者是工作日就給拆散了。##但是同樣一個原則,這次元旦的假日安排似乎又違背了。
解說:蔡繼明領銜的假日改革課題組針對這一問題,準備向全國假日辦提出建議,應該形成“約定俗成”的計算方法,讓大家可以自行推算出假期安排,對自己的工作和休息進行預判,提前規劃。
蔡繼明:我們假日改革課題組就考慮能不能把我們每年的放假時間大體上有一個規則,事先公布,##比如說如果這個假日出現在周三之前,我們就挪用上一周的雙休日,如果這個節日出現在周三之后,比如周四、周五,我們就挪用本周的雙休日,這個規則確定了之后,公眾就可以直接去推算哪年的這些節假日該怎么休。
解說:據蔡繼明講,美國的假期安排遵循的就是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則。他們的節日大都是按照第幾個月、第幾周的星期一或星期五來確定的,因此大家能夠清晰地知道休假日期,而且也能自然而然地形成長周末。不需要人為的拼湊,更不需要每年都為假日安排特別發出通知。
蔡繼明:像美國的勞工節,我們叫勞動節,他的勞工節規定的是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不一定是五一,也可能是五二、五三,但一定是星期一,每年都可以周六、周日、周一,就連放三天。##雙休日通常是不挪動的,這是固定的時間來休息。
魏翔 中國閑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美國人他也不調假日,比如說我這個碰上了元月一日,和我的一個什么節日,或者周六周日重復了,該放周六放周六,該放元旦放元旦,他不會調。
解說:在國外并沒有“拼湊假期”這一說法,周末休息是雷打不動的權力。所以,蔡繼明認為我們不應該在經濟利益的考量之下硬性拼湊小長假促進旅游拉動內需而舍棄公眾真正的休息權利。
同期:蔡繼明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
我們設計假日改革方案的時候,就考慮到五一節就是帶有紀念性的,不一定非要放在5月1日,我們還可以繼續放在5月,我們可以放在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這也比較好記,還是五一,5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但是不一定是5月1日。這樣一來,5月的勞動節也可以自然形成一個長周末。
解說:2011年,全球知名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發布了《全球雇員應享假期》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我們看到,中國雇員的假期數量,在62個國家里排名倒數第三。而在我國一年公共假期的總量115天,要比排名第一的英國還多出3天。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巨大的差距就在于帶薪年假的安排和落實上,我們與假期制度相對完善的國家還相差很遠。
魏翔:我們要不斷的在磨合和創新新的休假制度,我們這一次網友這么大的反映,實質上在倒逼我們假日的部門要拿出新的制度變革。
蔡繼明:總體上來看,就是要加大落實帶薪休假的力度。而且這個帶薪休假不僅僅是在現有的水平上要爭取讓它全面的落實,而且要逐年的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帶薪假日總量應該逐漸有所提高,使我們的假日安排能夠更加合理。
主持人:
回想起來,20多年前,中國人還習慣于一周上6天班,周日休息一天,而且還要經常參加些“義務勞動”,沒人覺得不對,天經地義。現在,2013年,我們已經習慣于五天工作日,一天八小時,對法定節假日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帶薪休假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這一切都說明這個社會進步了。我們常說“勞動最光榮”,如今勞動依然光榮,但休息的權利也同樣深入人心,“勞逸結合”,這是老祖宗們就明白的道理。假期是為了讓人們更快樂,更放松,同時也更經濟實惠,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我們還有不少事兒可以做。
本周人物:徐崢:“泰”高興了
音樂+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