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人民圖片
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創歷史新高,而用人單位招聘崗位下降10%至15%,北京、上海畢業生簽約率一度不足三成,不少人驚呼大學畢業生面臨“史上最難就業年”。
近日中國就業促進會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網絡經濟年均增速達30%,目前,網絡經濟活動累計創造的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超過1000萬個,僅淘寶網的網店客服數就已達到284萬人。
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渠道的收緊,另一方面是大量網絡新職業的興起。在部分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嚴峻現實時,很多年輕人將目光轉向了網絡,用創意和朝氣創造了一個個新的職業名稱。網絡新職業的現狀怎樣,面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發展,也成為就業市場關注的問題。
社會化媒體帶來新營銷
職業名稱:微博運營官
主要工作:微博日常內容發布、更新、維護和管理;制定微博運營策略,策劃微博活動;搜集粉絲的問題反饋和批評建議,了解粉絲需求
“織圍脖”已經成為當下很多人每天必修的功課。當我們每天在看新聞、曬幸福、秀生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獲取的內容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網絡營銷,來自于網絡運營官的精心設計?
微博的興起催生了五花八門的新職業,“微博運營官”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一個低門檻的職業。“不限學歷、不限年齡、不限長相,好人、不傻、微博控”,是很多微博運營公司的招聘標準。
這也不是隨便就能勝任的職業。有人曾經這樣形容這個職業,“要吃得了苦、賣得了萌、改得了標點、抓得住熱點。”
作為深圳尚道微營銷的一名微博運營官,邱麗潔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除了幫企業打理微博,撰寫短小精悍、生動活潑的企業宣傳、活動推廣等內容和粉絲互動等,此外還要針對不同的企業制定相應的推廣計劃,使線上微博與線下銷售形成聯動。
“這個行業很適合年輕人,特別是80、90后具有天生的優勢。年輕人思想活躍,我們這個行業需要的正是創意。”邱麗潔說,“找到跟自己興趣相符的工作很開心,但興趣變成了工作,就不像平時發美食曬幸福那么簡單了,轉發量、評論量和粉絲數等都是我們績效考核的標準。”
作為一名從事微博運營一年多的“老手”,邱麗潔的同事傅鵬對一名優秀的微博運營官有深刻的體會:“一要熟悉微博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要有‘網感’;二要懂得傳播規律,對傳播內容作出價值判斷;三要對品牌定位有一定的了解,對營銷要有感覺;四要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特別是借勢營銷。”
早在入行前,他已對這個新職業充滿了期待:“社會化媒體正在崛起,將會產生新的營銷方式,與傳統的營銷方式相比變化很大、機會很多,值得嘗試。”
“網絡新職業的出現,是整個社會分工細化在互聯網上的表現。社會分工和服務的細化、個性化、分眾化,專業人才的涌現,是整個社會的一大趨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