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
增加銷售渠道
對于生產企業而言,奶粉進藥店最重要的意義是增加了一個銷售渠道。飛鶴旗下的星飛帆系列產品出現在藥店的自動售貨柜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嬰幼兒奶粉進駐藥店渠道銷售,對于企業、渠道、消費者而言是共贏的,從市場化角度看,也是未來的趨勢。“藥店在衛生條件、溫度控制、保存條件上具有優勢,自身管理也更加規范,在企業自身做好誠信經營、嚴控生產后,如果可以在流通環節中,選擇的多元化渠道進一步保障和便利市場消費,是我們愿意去實踐的。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入駐藥店也可以在市場競爭中提升企業多渠道的適應能力。”
放在自動售貨機里的奶粉和超市里的奶粉最大的外觀區別在于包裝上的二維碼。通過它,消費者可以追溯奶粉的生產、流通等信息。這也是生產企業樂于呈現給消費者的內容,他們希望借此能讓顧客對奶粉的安全性更有信心,飛鶴方面認為,這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充分保護,也是企業對消費者的誠信和信息公開的踐行。
現狀
藥店VS超市:只有購買地點不一樣
價格無優勢
然而,夢想并沒有完全照進現實,除了購買地點不同以外,藥店里的奶粉和超市、母嬰店、電商這些地方銷售的奶粉并無本質區別。這些奶粉由生產企業直供,目前與供給其他渠道的同類商品是一樣的,價格也沒有明顯優勢。記者隨機選取了四款奶粉,將藥店價格與專業母嬰電商紅孩子的進行了對比,其中只有一款價格水平相當,其他三款藥店如不考慮現在正進行的九折促銷,價格都高于紅孩子,最多的一罐貴出35元。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表示,目前“奶粉進藥店”是測試階段,隨著采購量的加大,形成良性循環以后,價格可能會再下降,也會要求廠家提供藥店專供產品。
可追溯性差
晨報記者注意到,通過藥店的ATM機,消費者目前能看到的可追溯信息中,僅有產品批號、條碼、保質期、生產日期、有效到期日和產地這6部分內容,并沒有達到全程可追溯的程度。而頗受關注的產地信息一項,各個品牌標注不盡相同,雅培、蒙牛、雀巢等能看出其奶源來自新加坡、丹麥、德國,但更多的是用公司名替代了產地,以多美滋優階貝護1段為例,產地標注的竟然是“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實際上,如果能做到真正的可追溯,消費者就可以查詢到生產、流通、銷售整個鏈條的全部信息,甚至包括哪一頭牛產的奶、哪一輛車送的貨,一旦出了問題,就能迅速查到問題出在哪一環節,也能夠迅速了解到奶粉的銷售去向。據了解,由于各家奶粉企業的追溯系統各不相同,暫時還無法實現與藥店ATM機全面對接。
無監管細則
對于中國父母而言,安全性是判斷奶粉優劣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歐美國家推行奶粉在藥店銷售,不只是看中了藥店能帶給消費者以信任和安全感,而是把奶粉質量與安全與藥品安全和質量等同起來,嚴格把關。中國的父母也希望藥店里的奶粉能夠以嚴格的藥品標準進行監管。對此,永安堂業務負責人張達維表示,將參照藥品的管理方法對奶粉進行監管。但具體如何執行,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表示:“參照程度還在測試中。”那么藥店里奶粉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沒有人給出明確答案。張達維稱,藥店方主要是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提供一個適合銷售奶粉的場地,并對進入藥店的每個奶粉品牌“審核資質”,按藥品標準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