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沉浸在馬年新春的喜慶歡樂中時,廣州市社會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們卻度過了一個分外揪心的春節。廣州市于春節前夕啟用“嬰兒安全島”,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沒料到,在接下來的10天內,安全島竟然接收了33名棄嬰。
5歲棄嬰煩躁不安,一聲聲不停喊“媽媽”
1月28日,大年廿八,設立于廣州市社會福利院門外的廣東省首個“嬰兒安全島”投入使用。這座紅頂灰墻的小小房子只有7平方米大小,里面放著一張嬰兒床和一臺嬰兒保溫箱,保溫箱上還貼著詳細的使用說明。
29日凌晨4時許,報警器的第一次鳴響驚動了福利院“護院班”的值班人員,當他趕到福利院大門十余米外的棄嬰島時,發現嬰兒床上躺著一名男嬰。
男孩兒的父母只留下了一張紙條,告訴福利院他3個半月大了,出生時有窒息史,既往有“缺氧缺血性腦病”,“平時容易嗆奶、驚跳,最近兩天有咳嗽、拉肚子”。
福利院值班醫生隨即對男嬰進行了初步檢查,給予鼻飼、靜脈營養支持和調理胃腸道功能等對癥治療,并與派出所辦理了嬰孩的接收手續。
當晚7時許,報警器再次鳴響。這次被留在棄嬰島里的,是一名出生僅僅5天、患有“嬰肝綜合癥”的女嬰。
截止到2月7日的10天里,棄嬰島共接收了33名棄嬰,年齡從剛出生幾天到5歲不等。
“5歲那個孩子患有腦癱,但是已經懂事了。他知道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非常煩躁不安,一聲聲不停地喊‘媽媽’。”福利院一位醫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大一點的孩子對父母有記憶了,被拋棄的痛苦將伴隨他們終生。”
一名在福利院工作已20多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往年春節并沒有出現過棄嬰數量明顯增多的現象,棄嬰數量也沒有明顯的季節波動。在設立棄嬰島之前,最極端的情況出現在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當時福利院7天接收了28個棄嬰。而今年春節的特殊情況,估計與棄嬰島的設立有關,福利院方面對此也有預判。
“在廣州之前國內好幾個城市已經設立了棄嬰島,普遍現象是在設立之初接收的棄嬰數量會比平時多,過一段時間再趨于正常,我們對這一點有心理準備,但10天33個孩子被遺棄還是稍稍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