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郵報》稱,時隔200多年,納爾遜終于和他的“皇家勝利”號戰艦團聚。
“瓶中船”的揭幕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并拍攝。
藝術家索尼貝爾與他的作品“瓶中船”。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件新藝術品“瓶中船”5月24日在英國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上揭幕,巨大的玻璃瓶內裝著的是英國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著名海軍將領、軍事家納爾遜的名艦“皇家勝利”號的模型,旨在紀念1805年納爾遜率軍取得特拉法爾加海戰勝利的光榮事跡。
這艘長3.45米、高2.3米的“艦艇”與原物的比例為1:30,仿制得精致而又逼真。船上的木結構圖案均由人工繪制,十分精細。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37片船帆采用了具有非洲特色的裝飾,色彩鮮艷奪目。
創作者是現年47歲、出生于英國卻在非洲長大的著名藝術家索尼貝爾。在談及為何在船帆上添加自己的創意時,他表示希望借此“反映倫敦的多元文化”?!皩ξ叶?,這件作品是在慶祝倫敦在種族開放上的巨大財富,它尊重并允許多種文化的自我表現,后者反過來又為這個聯合王國注入新的色彩?!?/font>
索尼貝爾還說:“我想納爾遜如果知道他的那場戰役對后人產生了如此深刻的影響,那么他肯定會感到非常自豪。”在被問及如何將這個巨大船模“放進”長4.57米的瓶子里時,索尼貝爾守口如瓶,只是透露了大玻璃瓶是由意大利羅馬水族館專家特別為其“量身訂做”。
倫敦市長鮑里斯出席了揭幕儀式,并稱這個玻璃瓶“裝進了太多的歷史”。目前負責看管“皇家勝利”號的古德溫也表示:“當時船上的成員共來自22個國家,包括牙買加和印度,甚至還有4名法國人。這件作品巧妙地表達了這一歷史內容。”
據悉,該模型是在特拉法爾加廣場的第四基座上“安家”的,展出時間約為18個月。特拉法爾加廣場每隔一年半的時間就會挑選出藝術品放在廣場上展覽,這件巨型“瓶中船”就是此次被選中的“幸運兒”。在廣場中心一座52 米高的圓柱形紀念碑上,矗立著 5.3 米高的納爾遜全身銅像,以此紀念這位為大英帝國立下不朽功勛的海軍上將。因此《每日郵報》寫道,時隔200多年,納爾遜終于得以和他的名艦“皇家勝利”號重聚。
***相關鏈接:特拉法爾加海戰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英法兩國歷史上為爭奪歐洲霸主地位而爆發的戰爭之一,此戰中雙方的指揮者正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對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國海軍司令納爾遜和法蘭西帝王拿破侖。
1805年10月21日,納爾遜率領英國艦隊在西班牙海面攔截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33艘艦船,演繹了帆船時代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納爾遜采用機動戰術原則,最終以7艘戰艦略微受損的代價擊沉和俘獲對方18艘艦船,取得勝利。然而,納爾遜在戰役結束前被法軍擊中、身負重傷,最后不治身亡。
這場海戰不但阻止了拿破侖進攻英國本土的計劃,更樹立了此后英國長達百年的海上霸權,因此成為英國海軍史上的一次最大勝利。
(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