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取悅
如果說歐洲歷史上有什么瘦身標準貫穿古今的話,要數人們對于細小腰身的偏愛了(這一點倒是和楚王不謀而合)。即便在偏愛豐滿女子的中世紀,也偶爾有對于細腰偏好的描寫。到了文藝復興以后,貴族女性對于腰身的追求更達到登峰造極的新境界。進入16世紀,西班牙式的緊身胸衣成為女人們爭相購買的內衣。這也是人類歷史上,女人第一次為取悅男人自覺自愿佩戴在身上的枷鎖。
胸衣最早產生于古羅馬時期。只是文藝復興以前,這種胸衣對身體并沒有任何束縛作用,而只是作為普通內衣的襯裙。在文藝復興初期,一般貴族女子的緊身胸衣仍然是用布制成的,并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痛苦。直至1577年前后,出現了一種叫做“Corps Pique”的緊身胸衣。它比之前都要厚實笨重,在亞麻緊身衣的各個側面還穿入了鯨須用以支撐腰部的收縮效果。正前方的下面還選用了更加堅硬的木頭或金屬包底。整個胸衣看起來又厚又硬。貴族婦女為了追求更細小的腰身把上述不應作為內衣的材料統統穿在身上。這些實際上繁重的衣物使得她們看起來輕盈無比。很多女人因此勒斷肋骨、流產甚至內臟移位。正如三寸金蓮以殘忍成為中國男權折磨女人的典型案例一樣。宮廷貴婦勒細帶的動作在許多電影和照片中反復出現,后來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奴役女人的時代標簽。
18世紀,法王路易十五大力推崇洛可可風格。纖細、浮華和繁瑣的風格在歐洲大行其道。那一時期的女裝也受到了影響,注重繁瑣極致的形式美。女裝的設計朝著越來越細的腰身和越來越龐大的裙撐發展。貴族出身的女孩們從未成年的少女時期就被要求裹胸束腰。從18世紀直至一戰,束腰也越來越向酷刑方向發展。女孩們日復一日地綁著,導致血脈周流不暢,這種“刑具”以捆綁太緊而爆出的青色血管為美。這種男人奴役女人、女人屈從于男性的審美,這種挖空心思的艱難取悅,在那一時代竟然被宣傳成性感而誘惑的美麗。
著名的奧匈帝國皇后伊麗莎白(即茜茜公主),可謂這一時期婦女的典型代表。身高達一米七二的皇后,腰圍最細的時候僅有16英寸(約40厘米),即便是生育過四個孩子之后,她也一直將自己的體重維持在50公斤。1894年56歲的茜茜體重更達到43.5公斤。如果說BMI低于17.5的人就有患厭食癥的隱憂的話,茜茜低達14.7的BMI足以成為厭食癥的典型案例。但實際上,茜茜每天吃的東西并不少。牛肉湯、牛奶雞蛋都是她每日必備的餐點。大多數時候她不會過于節食,但每當體重稍有波動,新一輪的禁食療法就會接踵而至。為了維持體重,她將自己的全部時間投入各種高強度的體育運動。她騎馬、跑步,在起居室外建造了一個設備齊全的體操房,在她的臥室中還掛著吊環。這是一個瘦弱而有力量的女人。普通的歐洲貴婦追求腰圍只到結婚之時(維持到她們成功取悅了男人,將自己打發出去之時),而茜茜公主年復一年地按照少女時期的標準要求自己。為了凸顯自己傲人的腰圍,她常年綁著蕾絲束腹。1898年,當她在旅行途中遇刺的時候,由于緊身衣太緊,茜茜起初甚至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臨死前,60歲“高齡”的皇后腰圍仍然維持在五十厘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