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開放前的中國,在后來的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奇偉眼中只有4種顏色———“我剛到大陸時,眼里看到的幾乎只有4種顏色:藍色和綠色的衣服,橙色的桔子水,再就是鮮艷的紅旗。”而如今,除了紅旗之外,其他所有的東西都變得繽紛多彩了。
“西方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代表
是變化帶來了繽紛,在中國開放剛剛破題的1979年,一個引人注目的變化就是,被認為代表“西方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可口可樂進入了中國。
這必須從其后曾任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第二任首席談判代表的佟志廣在美國的時候說起。1972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佟志廣開始了他的駐美工作歷程。同年,可口可樂公司在北京王府井街口的北京飯店里設立了臨時辦事處。但是,當時佟志廣并不知道自己有天會和這家公司扯上關系。
1976年中國的政治形勢動蕩不安。那時,佟志廣在中國駐美聯絡處工作。一天,當時的可口可樂總裁來到駐美聯絡處商務處,向他表達了一個愿望,向中國出口可口可樂,并且希望能在中國建立可口可樂的灌裝廠。
對于佟志廣來說,可口可樂他并不陌生,“我第一次喝可樂那是解放前的事了”。1948年以前,可口可樂在上海等地已經可以見到。佟志廣在那時就嘗過了這種喝來有點像止咳糖漿的“汽水”。不過,1949年可口可樂退出了中國市場。盡管中美關系交惡數十年,但是可口可樂方面對中國市場念念不忘。它始終在等待時機,隨時準備在第一時間進軍中國。
考慮到國內的實際形勢,佟志廣告訴對方,現在想進入中國還“為時太早”。他向對方解釋說,對于解放后出生的中國人來說,他們只在電影里見過美國的可口可樂,而當時的可口可樂又總是和美國兵聯系在一起。特別是朝鮮戰爭之后,其形象已經不是一種飲料那么簡單。雖然佟志廣承認開放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但當時的中國還不可能接受可口可樂這一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產品。
重回中國
佟志廣1977年回到國內,進入中國糧油進出口總公司工作,國內通過他了解到可口可樂想要重回中國的設想。
政治局勢漸漸明朗,鄧小平重回中國政治權力中心。可口可樂方面再次傳達了進入中國的想法?煽诳蓸房偛迷L問北京,實際是前來探討在中國建廠的可能性,佟志廣與他再次見面。這時中國的情況已經和可口可樂第一次提出在中國建廠時大不一樣,佟志廣問他:“你認為現在時機成熟了嗎?我們中國人能接受你的可口可樂嗎?”
佟志廣得到這樣的回答———“我在中國設廠,并不是首先針對中國消費者,主要是針對國外消費者。到中國來旅游的國外人,特別是歐洲人和美國人。因為可口可樂差不多已經有80年的歷史,現在這代美國人的爸爸、爺爺都是喝可口可樂長大的,因為歐美人習慣了它。美國年輕人不管到哪兒去,都只想喝可口可樂,有旅游者的地方就應該有它。至于你上次說到美國兵,我和美國兵沒有其他聯系,只不過我是生產者,他們是消費者,我們不過是個賣汽水加甜味來賺錢的公司。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有可口可樂工廠,60年代以后,非洲、亞洲也有很多我們的工廠,那里很多年輕人也都習慣喝可口可樂,因此哪兒有需要,我們也會到哪兒,因為我是商人!
佟志廣又問:“可口可樂有股藥味,為什么還有人喜歡?”對方答曰:“實話告訴你,你說的那股藥味就是中國的味道。可樂里面有中國的桂油!你說的近似咳嗽糖漿的味道,是桂油的味道。沒有桂油,可口可樂就不是這個味道了!焙髞碣≈緩V查資料才發現,可口可樂公司確實一直在從中國購買桂油。即使在兩國關系冰凍時期,可口可樂仍想方設法從中國獲得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