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上海市檢察機關日前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正式批捕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力拓公司駐上海辦事處的負責人胡士泰等4名涉案人員。吸引全世界媒體關注的“力拓案”不僅引發中澳兩國政商界的爭執和角力,也讓商業間諜這個現場成為時下中國網民最常說到的話題。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市場環境中,間諜這個古老的行當已經跟企業追求利潤的原始驅動以及層出不窮的技術手段結合在一起,給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以及商業倫理造成嚴重的干擾。商業間諜也因此成為市場秩序的“看門狗”,政府監管機構和直接利益方企業重點“關照”的對象。
***竊密手段五花八門
回顧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間諜案,有的情節絲毫不遜于間諜小說,有些方法則簡單到令人無法相信。不管是潛伏在受害企業內深藏不露的“鼴鼠”,還是第三方專業情報搜集人員,這些商業間諜們使用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
1、偷看電子郵件
利用黑客技術通過網絡進入對方數據庫竊取機密信息是商業間諜們普遍使用的手法。2009年,全球最大的電器控制系統制造商美國AMX公司爆出丑聞,駐紐約地區分公司的前副總裁戴維?戈登堡非法侵入新澤西州藍寶石市場營銷公司的電子郵件系統偷看信件。藍寶石為AMX的主要競爭對手快思聰公司提供營銷咨詢服務,戈登堡在法庭上承認此舉是為了非法獲取快思聰的市場營銷戰略。
2、非法下載文件
2007年3月,美國軟件巨頭甲骨文公司向舊金山地方法院提交起訴,稱競爭對手德國SAP公司利用旗下子公司與甲骨文的業務聯系非法闖入其網站受密碼保護的部分,并下載了近千份敏感資料。雙方最后達成和解,SAP付出巨額賠償。
3、植入特洛伊木馬程序
2004年,以色列一名作家發現自己尚未發表的手稿離奇地被刊登在互聯網上,隨后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發現了原委,平時用來寫作的手提電腦竟被植下了特洛伊木馬程序。這種軟件可以偷偷地將竊取的文字和圖片等數據發送到多臺網絡存儲服務器上。
以色列警方隨后順藤摸瓜找到了設計特洛伊木馬的黑客,但是原本以為案件到此為止的調查人員吃驚地發現,該黑客還同時為該國三家著名私人偵探事務所提供這種軟件。而那些私人偵探們在高科技的幫助下向自己的企業客戶提供竊取來的競爭對手的情報。這起被稱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嚴重的商業間諜案導致數十名私人偵探和企業高管被捕,受害企業的損失高達數億美元。
4、垃圾桶里尋寶
有的時候,商業間諜們還盯上競爭對手的垃圾箱,希望能從丟棄的廢物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這種方法在很多情況下還的確可以奏效。
2000年,著名軟件業巨頭甲骨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拉里?埃里森向公眾承認,他曾下令對微軟實施長達一年的“間諜行為”。原來,甲骨文派出私人偵探去美國競爭技術協會、獨立研究所和全國納稅者聯盟三家機構的垃圾桶里搜索情報,想知道這些機構有沒有收受當時正面臨壟斷指控的競爭對手微軟公司的賄賂。埃里森表示,這樣的行為是在盡公民的責任,“我們絕對是做了收集工作,而且對這樣的行為我也絕不會感到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