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遍布全球的航空網絡大大縮短人們旅行時間的同時,因為天氣、空中管制和航空公司自身原因等造成的航班延誤,也正在成為各國民航業普遍存在的一大痼疾。據統計,在世界“準點到達10大最差”機場中,美國占其三;而在另一份調查中,日本東京的兩大機場――羽田和成田國際機場,則在2008年度《福布斯》10大最守時機場排行榜中分居第一和第三位。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結果?這些機場在出現航班延誤時,又是分別以怎樣的方式來維護和保障乘客們的合法權益的?

日本:適當補償盡顯誠意
日本航空公司飛機的準時在全球航空業首屈一指,而一旦出現延誤如何應對也有比較完善的措施,因此很難見到旅客因飛機晚點而與航空公司、機場管理方發生激烈沖突的場景。
曾有一朋友由東京乘日航晚班飛機去大阪,體會了一次飛機晚點時的日航應對措施:首先不需要到處打聽飛機晚點的原因,就有機場人員主動前來說明。朋友說,本以為會得到天氣不佳之類的說辭,但是沒想到工作人員直接說明是由于飛機執行前班飛行任務尚未到港導致飛機延誤,并多次道歉。對于可能推遲的時間,也給了較為準確的答復。
上了飛機后,機組人員也表達了誠摯的歉意。到達關西機場時由于已接近零點,此時公共交通已經結束,因此航空公司準備了開往市區的巴士,另外每人還提供了上限1萬日元(約合750人民幣)的出租車費報銷申請單。如果有乘客在乘坐巴士后,又使用了出租車,可以將出租車票和申請單寄到日航,日航會把車費打到乘客的指定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