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個國家地區400多旅游機構業者在京研討

會議現場
亞太旅游協會不久前在北京舉行成立60周年慶典暨年會,來自66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機構的約1000名嘉賓參加了此次大會。嘉賓們圍繞游客結構變化、分銷挑戰、盡責旅游、航線拓展和技術創新等業界持續關注的焦點問題分享智慧,為中國旅游業的未來勾勒美好前景。
亞太旅游協會首席執行官高德偉給予中國旅游業以高度評價:世界旅游業的中心市場已經由協會成立之初的歐洲和美國轉移到了亞洲,而亞洲旅游業增長的絕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帶動的。
中國將成首選旅游目的地
“目前亞洲在世界旅游業中的地位逐漸升高,中國也日漸成為旅游的首選目的地。”亞洲政治與經濟風險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羅伯特-布羅德福特說。
從今年首次推出中文版的《2010年度旅游檢測報告(年初版)》來看,2010年,中國已躍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國內旅游人數21億人次,同比增長10.6%;旅游業總收入1.57萬億元,同比增長21.7%;旅游外匯收入458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出境旅游人數5739萬人,同比增長20.4%。
亞太旅游協會主席錫麟表示,中國旅游業近年來所呈現出的蓬勃發展態勢有目共睹,北京作為首都更是散發著獨具一格的韻味和風采,對全球游客具有極大吸引力。他這樣贊譽北京:“北京很快就會成為比紐約和巴黎更具魅力的城市。”
高德偉同樣表示,他對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充滿信心。中國一直是亞太地區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動力。1997年協會年會召開時,中國旅游已嶄露頭角;今天的中國,已當仁不讓地成為世界旅游業的領跑者。
搶占世界旅游市場份額
美聯社記者德博拉-姚在會議期間完成中國行后,寫下了這樣的感受:在如今時尚氣息十足的北京,古代皇城紫禁城依然保存完好。在香港,高聳入云的高樓大廈象征著頂級的經濟繁榮。
會議期間發布的《中國旅游業發展預測2011―2013》顯示,2011年―2013年,中國入境旅游接待總量將年均增長3.28%,預計2013年中國入境旅游接待總量將達到1.52億人次,國際旅游收入約為3185.58億元,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一,占亞太4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份額達20.31%。
低成本長途航空運營亞洲航空長途公司掌門人阿茲蘭?奧斯曼?瑞尼應邀出席本次大會。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吸引著阿茲蘭。阿茲蘭本次訪華,帶著“人人都能飛得更遠”的口號,希望幫助更多中國消費者用最少的錢飛到夢想的城市。
如何讓中國旅游業走出去,在世界旅游市場上占據更大份額?北京市旅游委負責人表示,北京計劃在大客源國建立北京旅游辦事處。“我們已經和紐約、倫敦等旅游熱點城市展開合作。”他說:“通過建立辦事處,我們可以了解當地游客的旅游預期,推動和促進當地游客到北京來,同時也可以推介我們的文化和市場。”同時,區域旅游合作也是北京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選擇倫敦和紐約首先開始合作,主要還是考慮這兩個國家是我們的大客源國和目的地。但也不排除和其他國家的合作。
期待送中國游客上太空
5000萬美元經歷半個月太空游,對中國游客來說并不只是電視畫面。美國太空探險旅游公司董事局主席埃里克-安德森先生對送中國游客上太空旅游充滿期待,對于時間表,他表示:“希望在10年以內。”
據埃里克-安德森介紹,現在太空游的價格相比第一次太空旅行,已經漲了10倍,“未來10年,有可能漲到6000萬美元。”太空探險旅游公司正著手設計較“親民”的線路,但游覽時間縮短到幾分鐘,報價在10萬至20萬美元之間。
在被問及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對旅游業帶來何種影響時,攜程首席執行官范敏表示,中國的旅游市場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未來10年,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他認為,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信用卡業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線旅游預訂平臺來為自己的出行制定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