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從今年9月5日起至明年2月15日,商業銀行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及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存款等3類保證金存款,將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這意味著未來6個月的政策執行期內,將有超過9000億元的資金被凍結,相當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2次至3次。
為何要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所謂保證金存款,是指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具有結算功能的信用工具、資金融通以及承擔第三方擔保責任等業務時,按照約定要求客戶存入用作資金保證的存款。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出現大幅增長,1至7月的累計增量接近銀行存款增量的20%,截至7月末金融機構的人民幣保證金存款余額達4.44萬億元,占存款余額的5.7%。由于保證金存款可以納入存貸比考核,而無需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因此許多商業銀行都將以其為代表的表外信用業務當作重要的低成本攬存手段,推動表外融資規模快速增長。央行此次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有利于加強流動性監管,有利于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總量。
擴大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將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央行此時出臺的存款準備金新規,將陸續凍結逾9000億元資金,對商業銀行產生一定的流動性壓力。但根據央行下發的通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等5大國有銀行和郵儲銀行從9月5日起分3個月按照應繳額的20:40:40比例繳存,其他銀行自9月15日起分6個月按照應繳額的15:15:15:15:20:20比例繳存。保證金存款分攤在6個月內繳存,加之今年9月到明年2月央行在公開市場有超過8000億元資金到期,以及同期每月還有近3000億元的外匯占款投放,因此保證金存款繳存不會給市場帶來明顯沖擊。另一方面,由于中小銀行保證金存款占比較高而超額準備金較少,準備金繳存范圍擴大將促進其優化信貸結構,在宏觀政策引導下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未來貨幣政策將出現哪些新變化?今年以來,央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金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金融宏觀調控呈現出積極成效,我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矛盾仍然突出,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特別是國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最近幾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逐月上升,7月份CPI同比上漲6.5%,PPI同比上漲7.5%,分別創下37個月和34個月以來新高。因此,要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控制物價上漲的貨幣條件。
央行此次將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是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的一次有益嘗試。今年以來,央行已連續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共3個百分點,目前大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升至21.5%,中小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也達到18%;3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共0.75個百分點,目前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達3.5%,一年期貸款利率達6.56%。因此目前看來,上調存款準備金和加息的空間相對有限。央行此時擴大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不僅有利于健全存款準備金制度的調控功能,還將對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為貨幣政策調控擴大了余地,拓展了空間。
央行此前召開的2011年年中工作會議提出,要綜合運用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和宏觀審慎管理等工具組合,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為此,央行將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此外,央行還將引導金融機構繼續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不斷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