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1月22日是美國新總統奧巴馬的第二個工作日。這位以“變革”口號起家的總統再次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與前任總統布什的不同。除了中東政策令人耳目一新,奧巴馬還果斷下令關閉飽受爭議的關塔那摩監獄。美國媒體以“強力決裂”形容他對布什政策的態度。
***下令關閉關塔那摩監獄
奧巴馬1月22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在一年內關閉美軍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的監獄。他同時還簽署了其它一些行政命令,對美國處理拘押嫌疑人的手法作了規定,包括任何被美國軍方拘押的人必須得到人道待遇,禁止使用酷刑等。
奧巴馬簽署關閉關塔那摩監獄行政令
奧巴馬當天在白宮簽署上述命令的儀式上說,反恐和美國價值觀并不矛盾,兩者之間不應存在取舍問題。他說,簽署上述命令不僅是要履行競選承諾,更是要重申美國國父們所定下的價值標準。
奧巴馬上任之前曾反復強調要關閉關塔那摩監獄,并于20日宣誓就任后立即要求關塔那摩特別軍事法庭暫停審判犯人。關塔那摩監獄目前囚禁著大約250人。他們被控與恐怖主義活動有關聯。這些囚犯所面臨的法律程序一直受到廣泛的批評,因為美國軍方同時擔任拘押者、法官和陪審團三重身份。但是要關閉該監獄并不容易。人們對這些囚犯在關塔那摩監獄關閉后將在哪里受審以及被釋放人員是返回原籍還是前往第三國等問題存在疑慮。
關塔那摩監獄是布什政府在2002年1月設立的,主要關押9·11事件后在阿富汗戰爭中俘獲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疑嫌犯。由于其嚴重影響美國形象,美國國內外要求關閉這一監獄的呼聲不斷高漲。但是布什本人對是否關閉以及何時關閉這一監獄語焉不詳,每每遭到媒體質問,總以國家安全、法律障礙等借口敷衍塞責。
***敦促以色列開放加沙口岸
奧巴馬22日在簽署關閉關塔那摩監獄行政令的幾小時后發表高調演講,敦促以色列開放加沙地帶邊境口岸。英國《金融時報》稱,此舉標志著美國政府中東政策的轉向。
奧巴馬在演講中稱美國將“積極主動尋求實現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持久和平”。“持久和平的要點非常清楚:哈馬斯必須停止用火箭彈襲擊以色列;以色列將從加沙地帶完全撤軍;美國和我們的盟友將支持建立一個反武器走私有效機制,防止哈馬斯重新武裝。”
他說:“作為持久和平的一部分,加沙的邊境口岸應該開放,以便利救援物資進入以及正常的商貿往來,應該建立一個由國際社會以及巴勒斯坦當局共同參與的合適監督機制。”
美國前國務卿賴斯曾在2005年促成以色列開放加沙邊境口岸。不過以色列經常以安全和哈馬斯發射火箭彈為由關閉這些邊境口岸。對此,布什也采取了默認態度而無所作為。
奧巴馬發表加沙問題講話前,一名以色列官員指出,要想開放加沙邊境,巴勒斯坦方面需要滿足以色列提出的幾個條件,其中包括釋放自2006年以來一直被哈馬斯扣留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此外,如果哈馬斯希望通過開放邊境積聚能量,我們也不答應”。
根據哈馬斯提出的停火協議,以色列必須在本周日(1月25日)之前開放加沙邊境。過去三周,加沙地帶主要民事基礎設施幾乎都被以色列摧毀。由于缺乏建材以及其他原材料,加沙地帶供水、供電以及主要政府大樓的重建基本無從談起。
奧巴馬在22日的講話中也提到了美國對以色列安全利益的關注。他說:“讓我這么說:美國致力于保護以色列的安全,我們一直支持以色列保護自己免受非法威脅的權利。”不過他對加沙平民遭遇也深表同情。“我非常關注在加沙沖突中巴以雙方生命的損失以及加沙遭受的苦難,了解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需求。我們的心一直與那些急需食品、飲用水以及基本醫療幫助的巴勒斯坦平民在一起。”
***任命中東問題特使
奧巴馬和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里還宣布任命美國前參議員米切爾擔任中東問題特使。此舉是奧巴馬與布什的另一個“不同”,布什政府一直拒絕任命中東問題特使。
米切爾現年75歲,因使北愛爾蘭沖突雙方媾和而聞名外交界,克林頓執政期間,他曾受命調停巴以沖突。1月22日,他在國務院的記者會上坦承促成中東和平要克服頗多困難,“有許多理由質疑巴以和平前景”,因此必須竭盡全力。
在奧巴馬和新任國務卿希拉里注視下,米切爾說:“總統和國務卿跟我一樣,認為追求和平至關重要,不論有何困難,不論受何挫折,我們都必須要全力以赴。”
(韓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