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韋杰夫(后)和普京
梅普組合在一起吃飯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8年3月2日,俄羅斯時任第一副總理梅德韋杰夫以超過70%的高得票率贏得總統大選,而已經在最高權力寶座上待了8年的總統普京改任總理。從那個時候起,各種“梅德韋杰夫是普京傀儡”、“普京依然是俄羅斯實際統治者”的消息就層出不窮。這樣的報道其實并非沒有根據,但是在今天嚴重的經濟危機面前,梅德韋杰夫已顯露出“獨立”跡象,和普京的關系也不如權力剛交接時那么緊密。
***經濟遭重創考驗梅普組合
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收入,雖然近年來政府也嘗試多元化發展,但仍然無法改變這一基本局面。這就意味著,俄羅斯的宏觀經濟形勢要受制于國際油價的波動。當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時,克林姆林宮自然“笑看美元滾滾來”,其聯邦穩定基金也不斷擴大,政府甚至樂觀地預計國際油價將維持在每桶95美元的價格。但是,國際油價已經出現大幅下跌。據英國媒體3月12日的消息,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11日收盤價格是每桶42.33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4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1.40美元。目前石油的價格連俄羅斯政府預期的一半還不到。
低油價讓俄羅斯政府遭遇重大外匯損失,而其財政預算又都是在之前高油價的基礎上制訂的,政府龐大的開支已經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圍,再加上受美國金融危機和全球消費市場不振的影響,俄羅斯經濟正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困難。俄羅斯目前失業率已創下8%的歷史紀錄,預計2009年經濟規模將縮水2.2%。
***梅氏批評普京應對危機不力
而普京政府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內拿出卓有成效的應對措施,這不僅影響了他本人的政治聲望(其民意支持率明顯下跌),也招來新總統梅德韋杰夫的不滿和三次被西方重點“關注”的公開批評。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2008年7月31日,梅德韋杰夫在斯摩棱斯克州加加林市一次關于中小型企業發展的研討會上表示,政府不應成為商業機構的噩夢,“必須清楚什么不能做”。有評論指出,普京之前曾對俄冶金巨頭梅切爾公司發出威脅并導致俄數家公司股價大跌,梅德韋杰夫的這番話是在表達對總理的不滿,這也是他首次和普京公開“唱反調”。2009年1月11日,梅德韋杰夫在參觀莫斯科郊外一座發動機工廠時公開發難,稱普京政府在解決經濟危機問題上進展太慢。梅德韋杰夫表示,政府僅僅完成了去年10月份制訂的應對危機方案中30%的工作,“計劃中的行動正在以遠遠低于預期的緩慢速度進行著,最為重要的是現今環境不允許我們用這種拖沓的態度來應對危機”。2月20日,梅德韋杰夫在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的一次會議逐條批評政府處理經濟危機的政策,稱政府花了太長時間制訂國家支持企業和銀行的草案,“動作太過遲鈍,危機當前讓人無法忍受”。梅德韋杰夫還直言,“數項應對措施未能落實”原因不在其它,就是政府“行動不夠快”。梅德韋杰夫甚至警告稱,如果不趕快采取行動,俄羅斯經濟可能面臨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時的危險。
*** 梅氏推出反腐和人事新政
除了三次批評外,梅德韋杰夫在反腐和人事上也有普京任總統時期少見的大動作。梅德韋杰夫2008年上任伊始即簽署法令成立總統反腐委員會。俄羅斯杜馬通過的反腐議案內容也基本涵蓋梅德韋杰夫打造清廉政府的要求,比如嚴格要求公務員申報財產和收入;限制公務員收取禮物的最高價格;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罰力度等等。2009年3月10日,梅德韋杰夫在反腐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政府官員都必須公開年收入、私有財產等數據。他還要求各級政府建立專門的委員會實行跟蹤式監督。而對于那些拒絕公開信息的人,梅德韋杰夫說:“拒絕這一要求(的官員)就得開除出國家干部隊伍?!?/p>
除了打擊腐敗,梅德韋杰夫在提拔人才方面也展現出不少新意。他早前批評政府在人才招募和培養方面做得不夠,并在去年宣布了“黃金1000”項目。這一項目旨在提拔1000名優秀人才通過提名和考察等流程進入各級政府擔任要職或作為儲備人才。梅德韋杰夫3月4日還在克里姆林宮親自接見了首批100名優秀人才。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梅德韋杰夫要培植自己的羽翼和人才儲備。而普京經常被反對者批評安插親信,在任命官員時根本不透明。
***梅普組合仍將主宰俄政壇
有媒體評論指出,梅德韋杰夫贏得大選已經超過一年,除了在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上和普京嚴格保持一致外,在很多領域都慢慢展現出和普京不同的地方,已經不再是權力交接時那個好像猛地被推到政治前臺、神色緊張的年輕政治家。而對于梅普組合在未來究竟是建立穩定而積極的互動,還是因為權力斗爭而面臨散伙的危險,俄羅斯國內也有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
一方認為,梅德韋杰夫由普京提拔并送上權力巔峰,他在過去一年已經進入了總統角色,在治理國家方面更加主動,且有意走出普京的影子,這是政治成熟的表現。他在對格魯吉亞發動的軍事行動中也證明了自己的強硬,在俄羅斯民眾中有較高的支持率,未來會走出普京接班人的光環,贏取更為獨立的政治支持。另一方則認為,在目前的模式下,梅德韋杰夫要顧及“伯樂”普京的態度,而普京又得明白最高的權力應該在總統手中,兩人都沒有辦法甩開膀子推行自己的政策。這樣的組合無法創造最有效的政府,兩人的蜜月期已經屈指可數。
其實,普京和梅德韋杰夫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俄羅斯內外政策的關鍵。就拿去年對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來說,西方媒體完全沒有必要拘泥于究竟是誰首先提議出兵,因為俄羅斯民族的特性和歷史上積淀下的強國政治傳統讓任何一個有權做出決定的領袖都會采取同樣的立場。即使梅德韋杰夫日益表現出獨立的跡象,梅普組合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存在下去,在俄羅斯民眾眼里,這是可以信賴而且他們愿意信賴的政治組合。
(環球周末工作室/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