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西方媒體5月14日的報道,印度第15屆議會選舉當地時間5月13日結束了最后一輪投票,國大黨領導的執政聯盟目前以微弱優勢領先,但最終統計結果到5月16日才會公布。此外,國大黨和人民黨在這次選舉中都大打“中國牌”,“如何趕超中國”成為兩黨領袖為爭取選民而制造的熱門話題。
印度大選現場。選民在排隊等候領取選票。

***國大黨微弱優勢領先
印度議會實行兩院制,分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人民院545個席位中的543個將通過選舉產生,剩下兩席由總統指定。在人民院選舉中超過半數的政黨或者政黨聯盟將獲準組閣。角逐本次選舉的兩股力量分別是以國大黨為首的團結進步聯盟和以人民黨為首的在野黨聯盟。鑒于后勤保障等原因,本屆印度大選分五輪投票進行,從4月16日開始,5月13日已經全部結束。
目前的初步民調顯示,國大黨和人民黨均無望取得單獨組閣所需的272席。印度當地媒體的報道稱,根據初步統計,國大黨為首的團結進步聯盟能獲得189到201個席位,而人民黨領導的在野黨聯盟將占據183至195席。國大黨方面目前僅以極其微弱的優勢領先,但兩大力量都需要拉攏其它政黨加入聯盟。
據英國媒體分析,經濟危機造成印度不少地區出現電力和生活必需品緊張,一些原本支持國大黨的選民認為政府挽救經濟不力,因此轉投人民黨和第三勢力,這是國大黨原本明顯的優勢被逐漸蠶食的重要原因。而人民黨在選舉后期成功籠絡多個小黨派加入,慢慢縮小了和國大黨的差距。
***“趕超中國”成熱門話題
另據美國《商業周刊》5月14日的報道,印度國大黨和人民黨在這次競選中紛紛大打“中國牌”,均花費濃重筆墨論述“怎樣超越中國”。
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之間既需要合作,又有激烈的相互競爭。印度總理辛格上個月在出席國大黨競選集會時反復強調,只要“由正確的政黨執行正確的改革,印度完全可以比中國做得更好”。印度內政部長奇丹巴拉姆4月在接受采訪時則表示,他擔心中國與印度周邊國家交好是想“渾水摸魚”。他力推印度和美國協作建立核電站,因為他“不想去嫉妒中國……建核電站既能解決電力短缺,還能幫助我們發展經濟趕超他們”。
國大黨的強勁對手人民黨也一直在打“中國牌”。人民黨主席阿德瓦尼在選舉期間經常以中國改革開放成就舉例,批評執政黨的各項措施嚴重阻礙國家發展。阿德瓦尼甚至想出了“趕超中國”的具體辦法,那就是大力發展該國IT產業。他在5月3日的競選集會上公開承諾人民黨若能贏得選舉,將投入重金加快在農村地區普及信息技術。“如果中國是以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打敗全世界,那么印度就要依靠IT產業來獲得領先……盡管中國發展迅速,但我們完全有信心在IT領域獲得勝利。”
盡管印度執政黨和在野黨都在競選中把“超越中國”作為重要的競選口號,但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印度趕超中國并非易事。獨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蘇維拉·戈卡姆則說:“印度遇到的問題跟中國30年碰到的一樣……但是印度在農業勞動力非農化問題上沒有做得像中國那樣成功。”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拉齊·薩利分析指出,從居民生活環境、國際貿易總量、外國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溫室氣體減排成就等大指標來衡量,印度跟中國的差距正越來越大,因此不管是哪個政黨上臺,要追趕中國都絕非易事。 (環球在線: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