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道,5月19日,墨西哥灣首批泄漏重油沖抵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沼澤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起爆發近一個月的環境災難的惡果正在接踵而至。
“這既不是焦油球,也不是油膜,”路易斯安那州州長金德爾在坐船巡視了密西西比河河口最南端之后說,“這是重油,就在我們的沼澤地上。”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一直以來都是魚蝦、牡蠣、蟹類等海生物的繁殖基地,該州也因此成為美國商業海產品的主要產地和世界各國垂釣者的樂園。
其實,路易斯安那州有關部門已經提前預料到這一情形,并于17日召開會議,討論在海上修建一座“障壁島”,以阻止墨西哥灣浮油靠岸。根據修建計劃,“障壁島”將建在尚德盧爾島和艾蘭德島之間,高約1.8米,長約60米,建島泥沙將從海底挖掘,工程預計耗資3.5億美元。金德爾說,如果聽任浮油靠岸,日后清理油污所費資金將遠遠超過修建這座“障壁島”的費用。
分析人士指出,這個新的形勢令英國石油公司(BP)面臨更大的壓力,該公司已經使盡各種辦法控制漏油,并剛剛取得初步成效。16日,工程人員開始用一根連接水下油井和水面儲油船的長管道吸油,這也是BP控漏行動首次取得成功。統計數字顯示,長管道目前每天的吸油量在3000桶左右,而此前的預測則是5000桶。另外,BP即將向水下油井射入泥沙等“垃圾彈”,試圖永久性地封死井口。
“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4月2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附近墨西哥灣海域爆炸沉沒,平臺下方的油井目前每天泄漏大約5000桶原油。美國科學家認為實際漏油量可能遠超這一數字,并擔憂浮油一旦靠岸,將帶來新的生態災難。
(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 編輯:信蓮)
***相關鏈接:名詞解釋
重油又稱燃料油,是一種呈暗黑色的液體。按照國際公約的分類方法,重油屬于可持久性油類,即這種油比較粘稠,難揮發。所以一旦上了岸,它是很難清除的。另外,這種油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比起非持久性油來要嚴重得多。
油膜是石油進入海洋的初始狀態。大量的石油泄漏在海上,一時難以揮發和溶解,再被大風吹到岸邊,便可以形成半米甚至是一米厚的油膜。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影響海區的海空物質交換,從而使海洋產氧量減少,海洋生物多被窒息而死。同時,油膜對周邊海洋漁業,特別是貝類及養殖業是毀滅性的。不僅生態漁業,海上旅游業、海上礦業和海上交通業等,也都將受到嚴重損害。石油一旦黏附在海鳥等生物的體表、羽毛上,其保暖、游泳、潛水、飛翔等能力便會喪失,最后只能凍餓交加悲慘死去。
焦油球通常呈黑色或棕黑色的不規則半固態的球狀物,是油膜經溶解、分散等一系列過程轉化而來的。雖然它在短期內不會對海洋生物產生明顯的影響,但它卻破壞了海洋環境的自然景觀。
(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整理 編輯:信蓮)